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杨梅三味

杨梅三味

2013-10-25 07:36 作者:黑马子建 阅读量:31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语]:入得园中,一树树红中带紫,紫中泛黑的杨梅,那么诱人,想吃哪个摘哪个。放入口中一嚼,满嘴的甜,略微带点儿酸味。更为奇妙的是,还微微有一种天然松脂的香味。这就是纯正的富民杨梅的味道了:口感好,甜中带酸,甜中带香,吃得再多也不酸,牙不酥。据说2006年举办的第一届杨梅节上,吃杨梅比赛的最高纪录是吃了两公斤半。当然,这时候,甜的还有种梅人的心。

时至初夏,各地杨梅纷纷上市。

宋代诗人平可正虽不太出名,却有一首著名的咏杨梅诗:“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此诗可谓极尽杨梅的色味佳处。

云南杨梅上市最早在每年四月下旬,媒体上多见石屏杨梅节的宣传,昆明街头也渐见个大肉肥的杨梅叫卖。不过,精明的昆明人知道,此时不宜买杨梅。当然,若实在嘴馋,卖点尝尝也行。因为他们知道,品质最好的杨梅还未成熟。

那就是富民杨梅。

几年来,富民杨梅已经渐渐形成规模效应,在昆明周边世人皆知,并已获评“中国杨梅之乡”美誉。只是要真正有买杨梅、摘杨梅、吃杨梅、卖杨梅经历的人,才能品出个中三味。

杨梅三味之酸。四月底、五月初,昆明街头、昆禄公路沿线,叫卖杨梅的商贩多的是,一律声称正宗富民杨梅。叫价不高,也就十元上下一公斤。看着那红得透紫,鲜得发亮的大杨梅,止不住馋涎欲滴。于是毫不犹豫地掏钱买来。等不及冲洗,先尝为快。可惜,酸!虽然也带点儿甜,不过,想多吃几个是不行的,吃不了。过后更受不了,为啥?牙酥呗!过后一问懂行人,才知道,真正的富民杨梅还没上市呢,这不过是石屏杨梅而已。商贩从石屏拉到昆明来批发,小贩再运到大街小巷和公路沿线,盖上新鲜的杨梅树枝,就可以冒充富民杨梅了。这时,吃杨梅的牙酸,种杨梅的心酸。

杨梅三味之甜。“五一”假后,富民杨梅渐渐成熟,不过市场上也少见,早熟的都被入园者摘了。中旬才可在集市上买到,也是十元上下。当然,要真正品味,还是亲自到杨梅园为好。于是,五月的昆禄公路,轿车川流不息。路边,叫卖杨梅的领路人数不胜数。拿个纸牌,上写“大树杨梅,入园自选”之类的话。于是,富民的杨梅产区,各村各寨也是车水马龙,杨梅园里一片欢声笑语。看吧,青山绿水,满园苍翠。入得园中,一树树红中带紫,紫中泛黑的杨梅,那么诱人,想吃哪个摘哪个。放入口中一嚼,满嘴的甜,略微带点儿酸味。更为奇妙的是,还微微有一种天然松脂的香味。这就是纯正的富民杨梅的味道了:口感好,甜中带酸,甜中带香,吃得再多也不酸,牙不酥。据说2006年举办的第一届杨梅节上,吃杨梅比赛的最高纪录是吃了两公斤半。当然,这时候,甜的还有种梅人的心。

杨梅三味之涩。不成熟的杨梅是酸涩的,摘杨梅、种杨梅的人心里也有酸涩的时候。

记得前几年,富民杨梅挂果面积少,产量不高,杨梅还是很稀缺的水果:市场上基本不见,到果园里采摘要五十元左右一公斤,有的甚至卖到六七十元。很少有人到果园摘杨梅、买杨梅自己吃,富民杨梅也变了味,成了专门招待客人的特殊“商品”。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上级单位或上级领导,到了杨梅成熟季节就爱到富民检查工作,部门、行业的县区会议、活动也常在富民举办,一些人也常把杨梅当做迎来送往的礼物甚至讨好巴结的赃物。绿色食品杨梅一度被民间称为“腐败杨梅”。一到杨梅成熟季节,有的富民人就害怕,因为这时的朋友聚会、同学聚会就会多起来,甚至多年没有联系的朋友或间接朋友也来电话了。

入园采摘价格降到三十元左右一公斤的时候,自驾车到富民摘杨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一时间,富民的果园游客爆满,农家乐、餐馆也家家爆满,吃菜甚至要亲自在锅边守候,抢到什么吃什么。这时,富民果园还普遍收取入园费:人头十元,尽管吃,吃够了买不买都行。这两年基本不收了,入园的人更多了,摘杨梅的人吃着甜,果农心里也甜。但有时果农心里也会涩涩的:曾有好几位朋友说起过,有的人来到果园,十多人,吃个半个小时,出园时买个两斤、三斤,先说好的价格还要讨价还价;有的人到果园,看到园中的蔬菜那么新鲜,于是向果农说要一点尝尝,富民的农民大多比较纯善,自然不会拒绝。可等到出园时,有的人居然抱着十多公斤的大白菜。当然,这时候的自费杨梅,带到家还是昂贵的:车费、过路费,餐饮费一算,还真不少。所以杨梅带到家了,心里还涩涩的——富民摘杨梅,划不来!

转眼又是摘杨梅的季节了,富民的公路、城乡又是车水马龙了。想想杨梅的个中三味,其实还是很值得回味的。正如明代诗人徐阶的诗:“折来鹤顶红犹湿,剜破龙睛血未干;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长安?”

品味杨梅,也正如品味人生。

相关文章关键词

《杨梅三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