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第四种感情”
导读 “第四种感情”,即亲情、友情、爱情之外的,一种很美妙的情愫。它比血缘左右的亲情多一抹浪漫,比纯粹的友情多一层温暖,比强烈排他的爱情少一点欲望,这就是它的概念?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与生俱来的。亲情、友情、爱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这几种情感交织的网中。然而,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情感存在于异性之间??
认识她,是在一个很偶然的场合。看她一副中学生的样子,根本不想理她。后来,是她主动和我说话,出与礼貌,我带答不理地应付着。聊着聊着,话语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共鸣点和兴奋点。
她的普通话很流畅,夹杂着江南的语音,柔柔的,绵绵的,有些天籁的味道,飘然。她说她很年轻的时候就结婚了,根本就没闹清爱情和婚姻到底是咋回事,就和他生了个孩子,今年已经5岁了。
那天她来看我,接到一个电话,一个孩子稚嫩的声音,好象说想妈妈了。她对我说,春节后我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她接得很高兴,说得也很用情。他的儿子问:“妈妈和谁说话这么高兴?既然这么高兴,干脆就嫁给他好啦!”说到这里,她很开心地笑了起来,看着我,目光灼灼的,接着还是笑。笑得很好看。她不笑的时候,小嘴儿总是抿得紧紧的、严严的,一双大大的眼睛亮亮地裹在双眼皮里,和那红红的嘴儿一起,构成三个“句号”,镶嵌在她那不大的充满青春气息的脸上,搭配得是那样的妥帖!
在我的心窝里,她的形象深深地烙了上去,晃晃的,就在眼前,闹得我有时竟意乱神迷起来,有了青春的感觉……于是,那天自己送上门去了。我和她都一样激动,一样兴奋,就在那里什么也不做也不动,只是尽兴地聊。聊我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聊她的人生五味和憧憬。真的没想到,她的内心和她的外表一样秀气和深邃!我们聊得投入,忘了时间。告别时,我说,我很幸福!她笑眯眯地望着我说:是吗?于是我们相约在农历二月十六她的生日那天好好地聚一回,不见不散。我非常高兴地点头,当即为属小龙的她吟诵了一首短诗:
“春雷惊梦/冬眠的你/把纤细的腰肢/伸展成虹/高高的虹/在我心头/缠绕成/一道深深的印痕/烙上阳光/很暖/也很痛……”
虽然相爱,却不能称之为爱情,这是听来的故事?疑疑惑惑中,我想起了一个前卫的定义:第四种感情。
“第四种感情”,即亲情、友情、爱情之外的,一种很美妙的情愫。它比血缘左右的亲情多一抹浪漫,比纯粹的友情多一层温暖,比强烈排他的爱情少一点欲望,这就是它的概念?
两个纯属偶然的生命,在茫茫人海中偶然相遇、相识,在心灵的共鸣与默契中,相互感动,相互牵挂,演绎出一种彼此的承诺:永远为你的每一次奋斗而呐喊加油,永远为你的每一次成功而热情喝彩,永远为你的每一次挫折而黯然神伤,永远……在对“永远”的“践诺”中,当然有同样的心动,同样的怀想,同样的喜悦,同样依依不舍的眷恋。但心里总有一种约束,让心马沉静,让意猿温顺,发乎情,止乎礼,小心翼翼地在阳光下享受难得的温情,在午夜梦醒时分心生柔情,在这些温柔的情愫里,感受着爱与被爱。
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尽管是“第四种感情”。“第四种感情”也是冥冥“缘”定?好在它不是负担,聚散随缘,金风玉露,心里默默地装满祝福,挥挥手,春草绵绵,落红成阵,胜却人间无数……
其实,第四种感情是友情向爱情的过渡阶段。它之所以存在而且美妙,关键在于距离。第四种感情是易碎品。要保持这份美妙,我们应该谨慎,谨慎地把握并保持着应有的距离!
(原载中国文史出版社《不敢忘却》/袁袤翔)
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