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听雨散章

听雨散章

2013-10-23 20:46 作者:小湖 阅读量:40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雨天之景更如同一幅泼墨山水画。天空暗得可怕,一切都笼罩在无边的寂静与黑暗中,铺天盖地,汹涌而来。静谧沉沉,这不是白天应有的景象,抬头望向窗外,似一团宣纸涂上了浓浓的墨,在眼里一点一点弥散开来。

1.

我喜欢下雨天,并不是因为雨惹愁肠,更喜那听雨之感。

云天外,旷远中。只有在雨天,才会感觉到自在。雨,会洗刷很多东西,包括惆怅。少年听雨歌楼上,即使无雨声,也能在心中感受到一千年之前,在阁楼上,那个裘马轻狂的孤傲少年,在寂静中,看遍尘嚣。

这北国之秋的雨,来的突然,去的迅疾。像一个匆匆的过客,一转身,便像是要永别。喜欢雨的,并非是我一个人。一次随意上网浏览,看到一个人的博客。每逢雨天,他必留下一篇日志,寥寥数语,皆真性情之作。是为了来留下这场雨么?还是有欲语还休的情绪,在这雨声中慢慢扩散。我相信,爱雨之人,必是性情中人。我不清楚,他是否是坚持这个习惯。因为生活所累,而缺失听雨的心境。

每逢下雨,必然想起蒋捷的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如果累了,就停下来听听这秋雨吧。在寂静中享受宁静,在茫茫中感受悠远。感受一场雨,也像是经历一次蒙尘的洗礼,铅华散尽,大梦初醒。

2.

雨天之景更如同一幅泼墨山水画。天空暗得可怕,一切都笼罩在无边的寂静与黑暗中,铺天盖地,汹涌而来。静谧沉沉,这不是白天应有的景象,抬头望向窗外,似一团宣纸涂上了浓浓的墨,在眼里一点一点弥散开来。再加上这雨,恰似一幅绝妙的水墨画,在光影迷蒙中,将整个世界柔化封存在一幅生宣上,展开在眼中。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千年之前那个身不由己之人,是否也会在这岑寂的雨声中叹息么?思绪不由得飘向渺远。

天有些凉了。院里的梧桐叶子失了水分,踩在上面发出脆声。秋寒渐浓,外面的雨声激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他想到这些句子,心中涌起一阵悲凉。独自一人走在空寂的小道上,道旁铺满了新翻的黄叶,经不起秋风的吹拂,叶子摇摇欲坠,打着旋儿向下飘落。在经年后,感叹,那两个少年: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他有些失神地想着,这些年的日子,恍若隔世。

雨已经停了,只剩下一滩积水,还有雨后无边的灰暗。以前的日子在他的脑海中渐渐清晰,然后变得又模糊了。大海终究是长不成蝴蝶,菊花也难以变成骨头。沧海桑田,谁又说的清?少年心事,谁能猜得透。渐渐地淡忘,成为一抹的剪影。忽隐忽现,这样的日子,平淡,寡味。却无法逃离。

他不知不觉走到楼的高处。,眼前一片开阔,.天空明晰而深远,滚滚的人流像一尾尾游弋的鱼,来来回回,游来游去。在更久以前,这里也应该是闹市,车水马龙,川流如织。来来往往的行人,步履匆匆的过客。以及陌上看花的仕女,骑着高头大马的少爷。转瞬间,一切都回到了一千年之后。而这一切,犹如白驹过隙一般。

作个佳人真绝代。他终究是有些累了,站在高楼上,失神地望着。一百年以后,仍是同样变幻不定的风景。只有这雨声,声声悲凉入骨。

3.

听雨需闲心,更需开阔之心境。和风细雨固然可爱,然而我却更喜欢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浑厚。不由得想起一位诗人,在中年遭贬柳州。暗想,其人生之雨来得突然,可否承受得了?

那雨来得迅疾,灰蒙蒙的天空倏然间就暗了下来,像是宣纸上渲染的水墨色,慢慢漾开。事先毫无征兆,微风不徐不疾。雨来的时候,天突然就凉了下来。还来不及更衣,牙关便有些打颤了。他走在路上,依然是镇定自若,走得不徐不疾。别人的慌乱与他无关,好像是老天早就给他暗示过谶语。

一炷香的时间,地面上残留着一片湿漉漉的清凉。过不了多久,便会恢复当初的模样。微风拂过水面上的波纹,起了微澜,便又散去。而雨点密集如鼓点,声声入耳,这声音细小如蚊蚋,细致入微。旁人递来诧异的眼神,他只是无动于衷。如何便要错过这天籁呢?

这雨声,与多年前,竟极其相似。只是经年尘土暗缁衣,再回眸时,已是多年以后了。那时,他还是个少年,独自一人于屋檐下听雨。雨时缓时疾,如千军万马,奔涌而来。时而如月下抚琴,时而似隙中望月。斜飞的雨丝清透而苍凉,竟有点打颤了。打在身上,如在骨子里。

突然间便突然冒出一句诗:惊风乱矬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百年后,有史记载:元和十年夏,柳子厚被贬柳州,任刺史。登柳州城楼,恰逢大雨忽至。所见之景,无限凄凉。狂风阵阵,吹皱了荷塘里的荷花,密雨斜洒,浸透了爬满薜荔的土墙。此时的柳子厚,而过而立之年。人世飘零,到了柳州,迎接他的依然是狂风骤雨。

他的荒凉,他的孤寂。似只有这雨声能懂。

千百年来,这雨声犹在。只剩下历史的叹息,在心中挥之不去。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听雨散章》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