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从七十七回看袭人伪善

从七十七回看袭人伪善

2013-10-24 10:54 作者:肚兜猪 阅读量:26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宝玉是个怎样的人,与晴雯拌了嘴能用千金纸扇哄的人,一辈子女儿的知心人,也从不明着说什么,在何等气恼的情况下才能够说出上面一番话,全书除此无二。

坏一般分两种,打个比方,我不开心就打某,是第一种坏,而我不高兴不打某,却令甲乙向丙丁戊等传说某劣迹种种,是第二种坏。严格的说,第一种称傻,第二种即为伪。

读红楼梦至今才慢慢体会到黛玉的真善美。对于此感触的越深,越能够体会到伪善两个字毒害之深。今天且放下薛宝钗不谈,从书中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中袭人的的一段说辞看看这红楼梦中伪善第二的花姑娘罢。

书中七十七回说道晴雯抱屈被逐,宝玉伤心不已,有与袭人的一长段对白,与宝玉他时说话语气不同,这段话在文中仅此一处,篇幅较长,仅捡着几句抄录:

宝玉道:“这也罢了,咱们私自顽话怎么也知道了?又没外人走风的,这可奇怪。”袭人道:“你有甚忌讳的,一时高兴了,你就不管有人无人了,我也曾使过眼色,也曾递过暗号,倒被那别人已知道了,你反不觉。”宝玉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袭人听了这话,心内一动,低头半日,无可回答…………宝玉笑道:“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他两个又是你陶冶教育的,焉得还有孟浪该罚之处!…………只是晴雯也和你一样,从小儿在老太太屋里过来的,虽然他生得比人强,也没甚妨碍去处,就是他的性情爽利,口角锋芒,究竟也不曾得罪你们,想是他过于生的好了,反被这好所误。”………………宝玉冷笑道:“你不必虚宽我的心,等到太太平服了再瞧势头去要时,知他的病等得等不得……”。

呜呼,宝玉是个怎样的人,与晴雯拌了嘴能用千金纸扇哄的人,一辈子女儿的知心人,也从不明着说什么,在何等气恼的情况下才能够说出上面一番话,全书除此无二。各位若还记得前事,且想想晴雯“妖精”被逐是何等的蹊跷。袭人丧母期间,五十三回发生了两件大事:晴雯逐了手不干净的坠儿,又“病补雀金裘”。袭人回来后,“麝月便将平儿所说宋妈坠儿一事,并晴雯撵逐出去等话,一一也曾回过宝玉。袭人也没别说,只说太性急了些。”(第五十三回),接着过了中秋,王夫人突然就骂晴雯是妖精,应说是毫无征兆的逐了出去。

书归前事,麝月是袭人的影子,这早已毋庸置疑。看麝月回袭人时,讲坠儿一事说的又是多么明白,各位不觉怪哉?因为这期间影响最大的事情恐怕不是撵坠儿(坠儿原本手不干净),而是“病补雀金裘”!只是这雀金裘补得让其他人不是很舒坦,界线法只有得晴雯一个人办得到,且雀金裘一旦补不出宝玉也许扫得是老太太的兴,这是所有贾府人不能也最不想见到的事情。大家不妨化作当代人做自身想想,在一个怎样的是非圈和对立面下,麝月才只回报了坠儿一事,对于晴雯的有功之举只字未提,她一个二等丫头如此不过是投人所好,那袭人平时又是怎样的倾向我们又能推出一二。而袭人对此又是何其冷淡,城府何其之深,什么性急啊,明明是不等我(袭人)回来私自做决定撵坠儿才叫性急,晴雯本来就单纯,又何曾算计过这些,只不过眼睛里面揉不得沙子而已。可巧这一棵毒草早已萌发,自己不经意得行为举止“妨碍去处”了某人,使得毒草慢慢长大。果不其然,不日王夫人就开始了大清理,也许是不为目标太专一,芳官也倒了霉(芳官其实又是一个单纯之人)。宝玉是何等的聪明,这其中的端倪竟还瞧不出来?好一句“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这与曹雪芹品目柳五儿时的两句话“虽是厨嫂之女,却系平、鸳、晴、袭一流人品”,这两句评价之高何其相似又同样无奈,袭人若真善,主角宝玉之大丫头其排名何惧平、鸳、晴(尤其是晴)之后?

再者,前头又有一句“袭人知他心内别的还犹可,独有晴雯是第一件大事,乃推他劝道:“哭也不中用了,你起来我告诉你,晴雯已经好了…………你再求老太太,慢慢的叫进来也不难””。先是“哭也不中用了”这句话,与赵姨娘在宝玉熙凤中蛊之时所说一字不差,这就叫猫哭耗子假慈悲。再是晴雯被逐时“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如何又是“晴雯已经好了”?这样说给宝玉听又有何益?何况事实是晴雯仅仅出园就病逝。王夫人撵晴雯其后宣布“王善保家的去趁势告倒了晴雯”,各位啊,官方说辞古已有之,可见一斑,王夫人同袭人劝诫一事颇为认同(第三十四回),已为袭人涨到姨太太的月钱待遇,何其袒护。而晴雯是贴侍,其“妖精”之状非同样常年在宝玉身边一样贴近的人不知啊!

其实我对袭人一直有以下“四破”得看法,何谓破,袭人册子书中云“一床破席”,好好的一个袭人,最后又嫁得不错,缘何谓之破,必有深意。

1、名号之隐。第三回袭人出场便介绍宝玉因“花气袭人”改名,第二十三回,贾政骂道“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读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但凡“假正经”骂过的,反倒是可赞之事。越是贾政骂的厉害,越说明宝玉女儿之情之深,名字改得寄托了宝玉之性格。然其后发展不如所愿,第三十四回中袭人却对着王夫人说出“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这样的话,这种做法与宝玉美好的寄托不能不说是背道而驰,所以说后来看,此名字就乃是第一大讽刺,此为一破。

2、云雨情之优越感。第三回宝玉初试云雨情,后面又有袭人与宝玉愈发端庄起来的话(实在没空找到,只是印象有),可见这期间定有再试三试。这种优越感骨子中激发了袭人对宝玉占有指挥的欲望。宝玉与晴雯性格之合遭嫉也便有了合理依据(关于宝玉与晴雯才是真正性格之合,与袭人性格大不合的论证请读俞平伯得《红楼心解》)。另有一点,书中但凡讲到可敬可爱可赞之人并不曾让他们有肌肤之想,如宝黛如此相爱,全书也未见肌肤之亲,(而宝钗却有一段酥臂的描写,其实褒暗贬又可有一依据)反而是贾瑞、灯姑娘、夏金桂、宝蟾这样的货色才有肮脏之念,就连晴雯死前也只撂下“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咬定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不仅如此,连黛玉,袭人也要试探,可见其控制欲之深,真是一个精明老道。云雨之脏实为二破。

3、用情太不专。第三回称“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忧郁。”这段话,其实哪里讲的是他痴,拿俞平伯大师得话说就是“得新忘旧,负心薄幸”,此乃三破。

4、封建教士。第十九回袭人以家里要赎出去为由,要“我另说出两三件事来,你果然依了我,就是你真心留我”,哪三件事情想必大家也记得,不下毒誓、喜读书、改了爱吃红的毛病。然宝玉虽然依了,但却并非真意,宝玉真心可见一斑,后面才有“而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分生了”(宝钗与宝玉性格不合又得一佐证)(见第三十二回),可见宝玉真实想法,也正因此,才寄托了作者对他的一番爱怜。而书中除此之外袭人说教之词又何其多,乃书中深垢,为四破。

怪不得判词云“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若真真温柔和顺,似桂如兰,又何须“枉自”,“空云”。曹雪芹早就看透了这一帮伪善之人,但又在书中何其隐晦,“竟连脂砚斋也未能看出……甚至于说“晴卿不及袭卿远矣””(俞平伯红楼梦辩),但回头看看,正是宝钗袭人这样一个个的道德卫士,才害得宝玉如此悲切,黛玉花落人亡两不知!

尾上添枝。除周汝昌、俞平伯各自对立得为袭人立说外,好多评论家说袭人伪善在于不能专一,后嫁蒋玉函,不能从一而终,我倒认为不恰当,其一为后四十回为“疽骨之蛆”所做(张爱玲之红楼梦魇),凡事评论还应当以前八十为准。其二嫁蒋玉函为情势所迫,细细读读后事便知,其三蒋玉函为戏子,是那时低贱之人,嫁他也未是什么好事。可见袭人之伪善仍是主要体现在平日面面。

写此文章感叹尤甚,我们又何尝不是个个生来“质本洁”?而让身边周围现在的一个个宝钗袭人害得“强于污淖陷渠沟”,染得一身得铜臭气!!!又有什么好???

[]

相关文章关键词

《从七十七回看袭人伪善》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