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缅怀祖母

缅怀祖母

2013-10-23 18:14 作者: 阅读量:45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含辛茹苦的祖母,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享活了八十岁。儿孙满堂拥有一个庞大的家庭。她生育了九个孩子,夭折一个,有六个儿子,二个女儿。那时的深重苦难,不言而明。

祖母已故二十二年,时值清明更是缅怀。祖母生前点点滴滴记忆犹新。旧时医药不甚发达。中年后的祖母严重曲背,像倒立的锄头一样。病魔夺取了她的双肾。也夺去了年近六十的祖父。含辛茹苦的祖母,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享活了八十岁。儿孙满堂拥有一个庞大的家庭。她生育了九个孩子,夭折一个,有六个儿子,二个女儿。那时的深重苦难,不言而明。

“人搬三次穷”。祖母不知搬了多少地方。最后是从六队搬到一队,总算稳定。人多住房特紧。房子不差,地主老财的东厢房。结构不错,人字行瓦房。一楼是青砖,上面是土坯。二楼是杉木大梁,厚木板楼。在那时算是最好的房子。非常怀念旧时美丽的村庄,三面环山,绿树怀抱,前面有一大大的池塘;有宽阔视野的田园;有小溪。中间正房前面是木板,有雕龙刻凤,有一排长长的走廊。都是靠口径一尺以上的大杉树支撑。独具一格,威风凛凛。最惊奇的是东厢房两道石门。门的上下两边是石头。两边的粉红石头高3米、宽0.6米、厚度0.4米,上下也是有规则的方石块,正面有精致花纹。依塘而立的石门更是壮观。石门里面是与正门走廊相通的走廊,外面是清清的池塘。石门槛有我美好时光。在这里祖母曾跟我说过,以前石门是有门扇。在这里看见祖母吃不拔皮的红薯,两头的根也不放过。她说时代不同了,她以前吃过野菜,吃过糠饼…..。她短短的一些话,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促动力。

从厢房门口进去,左边第一间是祖母的房子。只有一间,十几口人窝居在二十平的房子太挤,床铺就像出外打工睡工棚一样,铺连铺,且持续几年。幸好厢房过道宽敞,四角隔了四个灶堂。每天的生活炊烟在灶堂冉冉升起。清晨祖母手拉风箱炉,咚咚的声音与曲背成有节奏的起伏。那节奏的旋律迎来了每一天的黎明。

儿大成婚,家庭逐渐庞大。中越战争期间,正是国家用兵之时。祖母二话没说,把最宠爱的满崽,送去了当兵。并对人说:“报效祖国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何况我有这么多儿子。”当“拥军光荣家属”的奖状,送到她的手上,祖母幸福地笑了。高兴地贴在自己的橱柜上,自言自语地说:“我家也有当兵的了。”每天不知要看多少篇。感到那么自豪,那么荣幸。虽是如此,儿是娘身上掉的肉,“儿行千里母担忧。”谁不心疼自己的儿子。那酸楚只有往心里倒。何况是炮火纷飞的日子,不担心只能说是假话。那场战争牺牲了无数年轻的生命。么叔命大,几次凶险躲过,不负众望。荣幸多次二三等功。小学没毕业的么叔,三年当兵下来,简直脱胎换骨,给自己的人生增添了鲜艳的色彩。

子多自是孙多,同龄、不同龄的孙子,一批又一批。最让人难忘的是拉扯我们成长。父辈们为了糊命的工分上工下工。哪有时间照看。那曲背带小孩动人的场景,似一幅经典的图画。弯曲的背上背一个;一只手上抱一个;一只手手摇椅篮一个;膝盖上躺一个;脚摇摇篮一个;眼睛得盯床上两个。用时下话说“牛B”。不幸的是,一个在膝盖上躺了八年的软骨病女孩,最终夭折。祖母老泪纵横,甚是悲切。祖母认为带小孩是自己神圣的职责,任劳任怨。古今难处的婆媳关系,在她身上不堪一击。和众多的媳妇从没拌嘴,远近闻名。这样的婆媳时下也不多,堪称楷模。祖父走后,儿女成家后,一直个人生活。直到最后一年,房子改建,每个儿子家轮流一个月,从大到小。她说这样公平,最后也走在么叔家。

子孙们逐渐长大,个个步向社会。没怎能尽孝。曾孙也有了,唯一的心愿,百年之时所有子孙后代送终。遗憾!天不遂人愿。最后的时刻迷迷糊糊叨念着没回之人。一个在铁路上的孙子没回。无法可想,以谎言圆之。一个有优良传统的母性带着幸福的微笑,安然长逝。

以前在家的日子,每逢清明祭坟,有去除草添土。后来越来越疏远,真是大逆不道。祖母背曲,意志不屈,坚持信仰。我以愧疚的心,借春风捎回我的祝愿。逝者已逝,我们应珍惜我们的所有。仁慈的祖辈们在泉下一定会保佑我们。

2010-4-2

相关文章关键词

《缅怀祖母》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