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清明祭:见证姥姥的“落叶归根”

清明祭:见证姥姥的“落叶归根”

2013-10-24 02:27 作者:老茂 阅读量:36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原载中国文联出版社《心海博风》。本文写姥姥的遗骨,在孤单三十五年之后,历经几千公里的跋涉,从南国福建回归故里山东,实现了她叶落归根的梦想。

听着窗外的风雨声,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姥姥,回家了!

几天来的忙碌,终于尘埃落定:姥姥的遗骨,在孤单三十五年之后,历经几千公里的跋涉,从南国福建回归故里山东,实现了她叶落归根的梦想,今日与我的姥爷归?合葬了!坟茔堆圆跪拜辞别之际,苍天动情地洒下泪水,直到现在依然泪流不止,哗哗啦啦地在“雨淋坟”的同时,滋润着干渴的田地——

姥姥一生生下8个儿女,有6人长成。1959年,随解放大军南下转业在福建永安工作的舅舅家生育了我的表弟,姥姥对陈家这个长子长孙非常重视,便欣然前往福建看护。三年自然灾害出现了,留在老家的姥爷贫病交加去世了。之后,尚未成年的小舅小姨也迁居南国。从此,留在故乡的大姨妈、四姨妈和我的母亲,便与她们的母亲和兄弟姐妹南北相隔,煎熬着相思。

1974年7月,65岁的姥姥辞世,由于天地阻隔,无奈地长眠成福建永安茶山之麓的一座孤坟。多少回梦里醒来,总觉得姥姥站在渺渺的望乡台上,长泪沾襟!

大姨和四姨相继去世之后,年迈的母亲倍加思念自己的亲人。那次罹患眼疾住院治愈之后,母亲长叹说,我的眼睛一流泪就疼。我说干嘛要流泪啊?回说和你大舅二舅小姨几十年都见不上面,想起来就想流眼泪。听了,我心疼。于是,就在2005年10月“神五”飞天那日陪护老娘作了一次南国之行。

母亲南国之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给姥姥上坟。我和福建的表妹们陪着母亲和小姨沿着蜿蜒的羊肠小路攀援而上,奇异的很,第一个摸到姥姥墓碑的人竟然是我这个2岁起就没有见到姥姥的外孙!涕泪长流,想起了姥姥生前给我娘写信盼着我快长大将她接回故乡的愿望,想起了远在故乡的姥爷那孤单的坟茔。一个月后,小姨陪着我妈回来,一起回到娘家给姥爷上坟,竟然无法确认姥爷的坟茔!

姥姥的愿望在我心里生根,姥爷的孤单让我心内惨然。可是我只是将这一感受说给了小姨家的表妹枫儿听了。去年,刚过80大寿的大舅突然决定将姥爷的遗骨迁居福建与姥姥合葬。电话打过来,我的责任就是找到姥爷的坟茔。姥爷祖籍的那些近房舅舅们都不知道坟茔的具体,只有远在百里之外的四姨父每年过来添土上坟。他呢,身患肺癌也是朝不保夕了,我把他请到,到坟地做了明确指认。于是,姥姥姥爷“团聚”的工程上了议程。后来,可能鉴于“叶落归根”的传统,抑或其他原因,舅舅们决定了,让姥姥魂归故里,实现叶落归根。

一切顺理成章了。前期工作委托给了老家的近房舅舅们。小姨、小舅和小舅妈兵分二路,风尘仆仆赶回故乡。大舅妈和表弟表妹驾车载着姥姥的遗骨日夜兼程地行进在京福高速路上,22个小时的连续行进,四十多岁的红表妹依然精力充沛。今天一早,亲人们齐聚在姥爷的坟地,畅叙阔别的亲情,然后在寒风中跪拜、烧纸、破土、砌垒、合?,终于完成了姥姥姥爷的“团聚”工程。

姥姥魂归故里与姥爷团聚了。亲人们这才有了闲暇畅叙阔别之情并合影留念。打开相机程序,将08/04/08的标识显示在屏上。浏览着一张张照片定格的瞬间,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心里再一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原创:2008年4月8日;原载中国文联出版社《心海博风》/袁袤翔著)

蝶恋花

相关文章关键词

《清明祭:见证姥姥的“落叶归根”》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