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清明欲断魂

清明欲断魂

2013-10-23 16:54 作者:天涯浪子 阅读量:34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渎愿那亘古匆匆的脚步,慢慢带去岁月的年轮,风华不再,青春已老,管你活着还是死去的人,伤心断肠总免不了一般悲恸,而后待到清明,也难消得人憔悴。

踏着春天的雨水,我来到清明节。

我想起杜甫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的魂没有断,但心断了。

又是一年的清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总是免不了一番感慨,但是感慨的日子多了,也就不再感慨,反而多了一份叹息。那是从心底发出来的沉默叹息,是无声地对亲人思念的情绪,只因为这是清明节。

我不想再写扫墓,也不愿意去说那些扫墓人如何如何,带着怎样的心情做着每年这个时候都在重复着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或许这只是一种过程,一种形式,所表达的并非只是那种对亲人寄托的思念,而是在完成一项使命。

事实上,我也成为了这样一种扫墓人,或者什么都不是。遥望老家那低矮山坡上密集的乱坟岗上的时候,我就会产生诸多迷离的思绪波动。我知道,在那里,同样长眠着我的爷爷奶奶,当然,还有我的父亲。我从来没有看过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否知晓有我这样一个后人。这不怪我,因为我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知道!

然而,当我走近他们坟墓前的时候,分明感觉到自己内心有那么一丝压抑,那么一点痛苦,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是从心底发出来的,也是从灵魂深处抽离出来刻骨铭心的痛,这样的痛不知道缠绕了我多少时日,多少年岁,只是每过一年,这样的痛就会遥远一次,终期原因,并不是因为时光的远去,而是心底那份从未曾得到过的亲情在慢慢流失,是的从未得到过的亲情,只能很遗憾的说,从出生到现在,我都未曾看见过他们,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人就像一个个传说,通过这些传说,我了解了他们,于是我知道我有着怎么样的爷爷奶奶,还有父亲。

记忆中的清明节总是下着雨的,曾经年少的我总是抱怨着天公不作美,老爱开玩笑。只因要去扫墓的时候,都下雨,让人欲行难行,欲去难走。现在我明白了,清明节下的雨不是雨,那是泪。人们需要通过扫墓上坟来缅怀亲人,摆上满满的供品,说上满满的祷告来告慰死去的亲人,从而寻求灵魂深处的那一丝慰藉。同样,苍天也需要用某种形式来缅怀,而它的方式则是流泪。苍天的眼泪往往都要比人来得汹涌,来得激烈,来得伤感。人到清明亦无泪,即便扫墓,也是才上坟背,又下坟头。留下的只是绕袅的烟雾与烛泪。唯有苍天诉说曾经的历史,岁月的变迁。

但我仍旧没有去看望我自己的亲人,那在遥远老家山坡下的坟堆,可我却陪养父去扫墓了,虽然不是亲爷爷奶奶,可人无亲疏之分,亲者非亲,疏者亦非疏也!

一向我都自认为并不善于读懂别人的心思,包括我的亲人,然而这次我却读懂了养父内心所包含的沧桑与无奈,那是在奶奶的坟前。

奶奶的坟经历了一个甲子,都快平了。我问父亲,为什么爷爷的坟已经重修了,奶奶的坟又不修?

父亲无奈的笑笑,说,也可以,不过得找个时间找个风水先生来。

我说,奶奶的坟都快平了,时间应该过了很长吧?

父亲说,是的,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了。六十年,多长的时间?

我叹息一声。再次揭父亲的伤疤,问,奶奶很早就去世了吗?我心有不忍,可却忍不住我的好奇。虽然我知道人不应该有太多的好奇心。

父亲那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深深皱纹让我心痛,眼神模糊一片,他说,奶奶是在他三岁的时候病逝的。我沉默了,叹息了。是在心底叹息的,我无法想象曾经的父亲是如何承受过来丧母之痛的。于是,我读懂了父亲此刻的心,也读懂了他深藏在心底深处那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想起小时候经常唱的那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走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或许有那个时候就应该已经明白,亲情永远都是浓于水,哪怕阴阳相隔亦难消淡!

那山洼洼里的杜鹃花又开了,开得红艳艳,鲜红夺目,映红满山坡。那鲜红花瓣,如血如虹,被那鲜血染红而怒而盛放的花骨朵,几欲滴血。想起了,想起那个杜鹃啼血的故事。传说在很久远之前有一对恋人,相公去远行,妻子在等待。相公一去不回,妻子一直苦苦相候,后来听说她的相公早已死去,妻子闻听便夜夜啼哭,泪尽了,便啼血,啼出来的鲜血直接染红了身下的白色花朵。那个时候正是清明时节,那个妻子便是杜鹃,人们为了纪念杜鹃,便把那花儿起名杜鹃花。古今多少事,哪有不相同?这杜鹃开在这样的清明时节,分明是在缅怀着故去的人,从而啼血伤神。

愿那亘古匆匆的脚步,慢慢带去岁月的年轮,风华不再,青春已老,管你活着还是死去的人,伤心断肠总免不了一般悲恸,而后待到清明,也难消得人憔悴。

于是,我又想起杜甫的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只是,我的魂没有断,但心断了。

好相处

相关文章关键词

《清明欲断魂》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