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留住心中的净土

留住心中的净土

2013-10-23 13:10 作者:步惊云 阅读量:46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置身于冬夜的沅水之滨,细数着月的清辉,柳的轻柔,不觉想起唐人张九龄的诗句来。虽历经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今日读来却仍是韵味浓烈。

留住心中的净土

只为留住心中那片净土。

当寂寞如潮水般吞噬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时,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的渴望便油然而生。

习惯了一个人漫步于沅江畔的小路,循着夜的足迹独自徘徊。白沙的夜是从沅水旁高耸的山崖上开始的。当冬日里略显苍黄的起伏的群山渐渐暗淡,沈老笔下的箱子岩笼上了悠悠的暮色织成的轻纱,失去了平日里的冷峻时,夜,便悄然而至。一排排柔柳婷婷少女般静静地立着,月光流水般悄无声息地洒落在它们身上,轻轻地抚摸着她们的腰身,浅浅地亲吻着她们的发梢,又像是给她们披上了无形的轻纱。这些柔柳有了月光精心地呵护,显得分外的妩媚:仿佛初开情窦的少女,既矜持,又稍有些多情;既袅娜,又稍有些羞涩。就这么盈盈地笑着,低低地诉着。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置身于冬夜的沅水之滨,细数着月的清辉,柳的轻柔,不觉想起唐人张九龄的诗句来。虽历经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今日读来却仍是韵味浓烈。这一曲《望月怀远》,怀的是何人?何事?抑或是源自于作者内心的那份刻骨的宁静吧。大文豪朱自清先生因“心中颇不宁静,便想起日日路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该是别有一番风味。”于是,冷冷的月光,斑驳的树影,田田的荷叶,便迅速替代了先生心中的烦躁,取而代之是那份难得的宁静。

或许是先生的“我爱群居,也爱独处;爱热闹,也爱冷清”的影响,使得我饱受着愁苦的煎熬。当孤独在心中发出钝重的声响,无情地袭击着我本就苍凉的身心时,便约来三朋两友,举杯对饮,其间豪言壮语,或是胡言乱语,只需三杯两盏淡酒,那管他晓风来急。便醉也,睡也,忘却一切。与之相比,我更愿享受那份聚后的失落。朋友散尽后,若不醉,便一人晕晕乎乎溜垩于凄冷的街道。不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亦不管自己与谁擦肩而过。累了,便席地而坐,燃一支烟,懒懒地吐着烟圈,迷迷糊糊的看着成对的情侣,往来的车辆,天空的繁星,任它冬日的寒意频频袭来。

想去河边走走了,便拍拍身上的草屑,茫茫然移动脚步,静静伫立于沅水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今夜,我是否又为伊人而来?或是仅仅因为这里没有繁杂的人群,喧嚣的车流,只有源自于心中的宁静吧!好在沅水就在我身旁。沅水这条曾经承载着这一方水土兴衰的河流,在这冬日之夜,却显得分外的静谧,宛然一位慈祥的母亲。对岸的鬼斧神工般的悬崖岿然屹立,如同穿着铁的铠甲般的士兵,铮铮地守护这着这方被文化浸染着的土壤。而渔船上的几粒惺松睡眼般的灯火却静静地投入水中,微风悄悄拂过水面,这些泛着微微的波的水中的灯火便粼粼地荡着,悠悠地拉长,拉长,仿佛修女的影子。置身于这种境界,只觉得心中有了份难得的宁静,不觉长舒了一口气。

也许一颗心只有倍受孤独的煎熬才能悟到生活的真谛,我想。人生也许就是一条河,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从何而去,只知道它肯定既有激流险滩,也有温柔的港湾。如果说,春笋只有经过漫长的冬的蓄势,才有春的破土而出的话,那么,我情愿做一只被蛹层层裹住的蝶,经历的孤寂越长,就定能绽放出越绚丽多彩的梦。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留住心中的净土》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