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录
导读至于感情,我无疑是一个失败者,太沉溺与过往且偏执于理想,木讷寡言,尤其是过分看重责任以至于顾虑重重,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使得我常裹足不前。
当汽车奔驰在成都平原上时,我的心又开始流浪……
阴沉的天空飘洒着细雨,在远处勾勒出屋宇浅浅淡淡的轮廓,盆地的天空永远如此,灰暗的天,迷离的景,连空气中都似乎流连着淡淡的晦涩,这点我尤不喜。一样的朦胧,却又少了山间晨雾的轻灵,晨雾飘忽无定踪却有万千变化。
又曾见夕阳西下,余晖照映天地间,千山暮霭,野鸟归林。较之于盆地天空的晦暗与山间朝雾,唯有暮色最具时空的厚重感,恰如远游人天涯思故土,最能体现一种苍凉兼具宁静的色彩,尤能引人遐思;又如塞北古城朝南坐,自有一种沉稳与大气。吾尝坐观黄昏日暮,层山重叠隐现以至于消失不见,注目凝望,暮色之中似乎承载着太多故事,有逝去的童年、曾经过往,也有尘世的悲欢聚散。迷醉之中,只觉岁月悠悠人世山长,时光亦只是糊涂物,无所谓冬去春来,寒暑更替。
在日本传统文学中,“物哀”、幽玄和风雅三者相通,其中“物哀”包含着悲哀与同情的意味,用以塑造文学作品中那种深沉而纤细的独特美感。吾秉性沉静,不喜浮华,又常读日本川端康成之作,受日本传统文学之影响,是故喜怒之情易随于外物,因而或有人以我性格悲观乖戾,其实不然,因为“物哀”之中虽有哀情,却无悲情戾气。例如花褪残红、秋叶飘零、衰草离披这些自然现象往往易于抓住人内心深处最柔弱的部分,让人有所思有所感,然而这所思所感并非就一定代表了对人世的悲观。再者,我每遇挫折或困难,从未生畏惧之情,总能迎难而上,故虽愚钝,亦能蹒跚前行。
至于感情,我无疑是一个失败者,太沉溺与过往且偏执于理想,木讷寡言,尤其是过分看重责任以至于顾虑重重,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使得我常裹足不前。其实我并非害怕失去抑或是害怕承担责任,只是不希望在自己或对方准备好之前太过盲目的去追求,因为盲目往往意味着伤害。而至于如今,我似乎只是已经习惯了等待,等过了昨天、今天、或许还有明天……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找个地方一个人坐下来,细细地检视自己的内心,翻看那些或丑或美的心事,并试图为自己的生活理出些头绪。行走于尘世,我们往往被浮华迷住了双眼而忽略了自我的存在,我们需要在这纷繁之中寻找一个地方来安放自己的孤独的灵魂。修仙练道之人重修行,善参悟,可我却只是有参而无悟,因此我总也参透不了人生。
……
蓦然惊醒,翻看当日所记,似有未尽之言,而又隐闻楼下有人低语,其声切切,不辨其忧喜,而同室之人,皆已熟睡,方觉夜已深。
夜确已深了!
201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