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在《杀死一只反舌鸟》后

在《杀死一只反舌鸟》后

2013-10-23 17:37 作者:潘?? 阅读量:34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哈波.李,并不像很多作家,或以哲学家的笔触来关注现实和社会的命运,老练精深的遣词总把人搞得晕头转向;或以诗人的用句让一段段文字飘然起舞在稿纸上,以至读者甚至分不清看的是什么,读的是什么,写的是什么。

或多或少,不可否认,我们总会提到“生活”一词,无论专攻学术的研究者,无论只求生存温饱的群体,只是,鲜有人会去真的给生活下一个全面且能够说服大众的兼具集中性和权威性的定义。很明显,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已经证明:不是人类固有智慧的缺陷使得思维达不到这样的层次和高度,而是“生活”,它本就没有预设的轨迹和圈定的范畴。在这个问题的探寻上,《杀死一只反舌鸟》的作者哈波·李是睿智的,在她穷尽了一生的思考和生命的体验才完成的这部著作里承载着对生活最真的感悟和对人性最透彻的考证,而这样深刻的思量却又再次回到了事物最原始的面貌(在这点上是与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很相似的)。

不必去对这部作品附加多少华美的慨叹和夸赞,想来不是作者创作的意图,能在极富盛名之下淡然消逝在人群中的,或者,于她而言,文字只是文字,是对生命的抒写和歌唱,她本人也只愿后世的读者嫩在这样的歌唱中汲取精神的力量,与任何其他无关。生活还是“生活“,而不是任何加工之后,过滤之后的产物。无须说教式的长片阔论和面红耳赤的政治说服。文中的艾迪克,是位律师,也是个孩子的父亲,如果说,前一个职称是社会必然需要的一种附属,那后一个就是人性最真实的天责了。他的善良、慈祥、公正、美好和高尚,或者于这个现实略显残酷的社会而言只是种微弱地抗战,但他还是这样做了,我不知道能否用“英雄”一词来定位这样一个平凡世界里的人,但事实却是影响了他作为父亲身后孩子们的一种认知和是非对错的评判立场。是他的孩子,也是这个时代之后的另一群人,一群应该代替陈旧以及过往的新生的生命和精神的引领者。所以说,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拯救国人”的选择方向和方式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哈波.李,并不像很多作家,或以哲学家的笔触来关注现实和社会的命运,老练精深的遣词总把人搞得晕头转向;或以诗人的用句让一段段文字飘然起舞在稿纸上,以至读者甚至分不清看的是什么,读的是什么,写的是什么;有的索性就打哑谜,让人猜不透之余还高唱自我高深的凯歌。在她这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的作品里,却完全是孩童们的眼光和视角,纯净不带有任何污浊,就这样直指了人类最幽深的本质深处,纯真与世故,善良和残忍,仁爱与憎恶,幽默和伤感,以及成长的烦恼和痛苦,这些种种的触碰和交锋,都在作品的虚构中反映着一个真实的世界。它有主题吗?有!但我真的不知道该用哪个词来定位,人性?社会?种族?都不尽然,而是,它们全都是!

生活,从未设过圈,正如,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生活着的人对于“生活”的感观和认知都不可能相同。哈波.李以其一生来抒写的《杀死一只反舌鸟》,有的是她个人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本质的交织,但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或者,在其中会有我们感同身受的部分,但绝对不可能是全部,因为,思维和生活一样,都不曾设过圈。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在《杀死一只反舌鸟》后》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