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爱焚尽自我
导读若单纯的来看,梅吉与拉尔夫的爱是幸福的,两情相悦,厮守近半世纪。但这份爱在拉尔夫教士的身份下愈走愈艰难,犹如一只飘荡于南太平洋的小舟,随时都会倾覆。
为了爱焚尽自我
---《荆棘鸟》读后感
有一个传说,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她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她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这画面是鲜红的生命之歌,荆棘鸟的绝唱,她们为了爱,焚尽自我。
澳大利亚,广袤无垠的德罗海达,成群的牛羊,漫天的尘土,暴雨与干旱,勤劳的人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
《荆棘鸟》讲述了克里里家族传奇式的家事史。它的畅销不衰证明了他的确是一部富有魅力的小说。这魅力首先来自他的主题:爱和命运。
若单纯的来看,梅吉与拉尔夫的爱是幸福的,两情相悦,厮守近半世纪。但这份爱在拉尔夫教士的身份下愈走愈艰难,犹如一只飘荡于南太平洋的小舟,随时都会倾覆。
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坚持,明知事万劫深渊,也义无反顾的跳入,为了爱,不惜焚尽自我。
拉尔夫想要的不是上帝的爱,而是金钱与权力,在所谓的对上帝的忠贞与梅吉的爱中,他选择了前者。
英俊的教士对梅吉说:“我把你卖了,我的梅吉,把你卖了一千三百万块银币。”也许是命运的游戏,玛丽确实做到了她的报复,她让这个有野心的男人不得不放弃挚爱,可他却无法将自己完全的交给上帝,他一生在煎熬与选择中度过。那种痛苦,他是知道的,他依然把荆棘刺入胸膛。
历经沧桑已是满头银丝的拉尔夫神父最终在同样已是暮年的梅吉怀中死去,死在德罗海达的庄园里。那是梅吉的地盘,他并没有死在上帝的怀里,但是在最后的那一刻,在他离去的那一刻,在上帝的光辉中,他忘记了梅吉。他此生只有那一刻是属于上帝的,其他时候,他都属于梅吉。
整本书跨越50多年,以梅吉与拉尔夫坚贞的爱情为主线,玛丽死后的40多年里,他们见过五次,这对于恋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然而他们却是这样的过来了,且爱之弥坚。这不得不令人敬佩和哀婉。
梅吉的命运与母亲惊人的相似,菲至始至终都像是个外人,她淡漠的看着女儿所做的一切,也了解她的想法,这两个女人都是在爱的旋涡中不能自拔的荆棘鸟。
——那么,我们是从哪里开始错了呢?梅吉问菲。
——一生下来。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梅吉与菲之间。菲淡淡地点破了她早已知道的事实,梅吉得到了这个绝望的答案。
书的最后,朱丝婷得到幸福,并决定永远离开德罗海达。朱丝婷亲手终结了德罗海达时代,那片瓢泼大雨和土地裂隙并存的土地,那片无数牛羊奔跑稻草和土地一样色泽的土地,只属于她的舅舅们,德罗海达,是一个向死而生的地方。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