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草
导读早年,在故乡,因为有了红花草,春天总多了一些叫人身心愉悦的绿色。但是,现在,很少见到农民还使用红花草这种“绿肥”来“肥田”,人们会用更有肥效的化肥来取代它。
闲暇的时候,总想起故乡的红花草。
这是一种生长在水稻田里生命力极其旺盛的草本作物:寒冷的冬天,当田野一片沉寂时,红花草便伸展出细嫩的枝杆,叶片鲜绿……让人在寒冬里感受着早春的诗意,它仿佛报春的使者,给枯瘦的大地一种葱茏的憧憬。
春天来了,红花草的枝杆渐渐硬直,碧绿的羽叶间点缀着或紫或红的花儿,像农村新嫁娘羞涩的脸庞,像乡间夜行时照路的小火炬。到了每年四月,红花草就进入了“花事”最盛的时期,蝴蝶忙着在其间曼舞,蜜蜂忙着在其间采蜜。但是,这种热闹,这种美艳,宛如故事的高潮,宛如演出的谢幕……不久,它将作为一种绿肥会被农民翻耕进泥土,很快它将腐烂在白茫茫的水田里,成了水稻的肥料。在我看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倒很像为它所做出的生命注解。
小的时候,乡下人偶尔也吃一点鲜嫩的红花草,但不会吃很多,主要是它不容易消化。而开花以后的红花草基本就“老”了,更没人问津。牛,倒特别喜欢吃这绿绿的的草本作物,但容易“撑”着,甚至“胀”死……所以,红花草在它生长的过程中一直碧绿鲜活,姹紫嫣红,如火如荼,香气弥漫。
红花草并不名贵,因为是“草”,所以农民们并不认真管理。在深秋时节某个细雨的清晨,农人会在田里撒下红花草如沙砾般的草籽。只要撒了种,便由它自己生长,不会给它施肥、除草。然而,恶劣的环境并不能泯灭红花草生命的活力,它甘做底肥滋养了水稻消耗了自己,这与天下父母对儿女慈爱的心肠恰有几分神似。
早年,在故乡,因为有了红花草,春天总多了一些叫人身心愉悦的绿色。但是,现在,很少见到农民还使用红花草这种“绿肥”来“肥田”,人们会用更有肥效的化肥来取代它。近年来,随着农村里打工族的大批外流,水田更是荒废了不少……因此,红花草在广袤的田野中大片大片生长的壮观景象很难看到。如果说有,只是一些野生的红花草了,散布在田间地头,零零星星的,好比老农们偶尔絮叨起来的怀旧话题,好比游子们偶尔对故乡遥远而朦胧的浪漫怀恋。
当然,红花草只是一种乡俗的叫法;这种草本作物还有很文雅的名字,那就是“紫云英”。的确,红花草花儿怒放的时节,就好比一片吉祥的紫云笼罩在故乡的原野,那正是乡下人对当年对五谷丰登的虔诚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