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报京“三月三”

报京“三月三”

2013-10-23 16:39 作者:杨荣昭 阅读量:29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报京“三月三”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举行,历史4天。节日这天侗族村民身着节日盛装,邀约邻近村寨亲朋好友共同过节,节日内容包括捞鱼虾、讨笆篓;洗葱蒜、讨竹篮、踩芦笙、对唱山歌等。

2010年4月17日(古历三月三),淳朴的北侗报京侗族同胞今天以拦宾酒、踩芦笙、对歌、提篮讨葱蒜、下田捕鱼捞虾等丰富多采的活动欢度传统的民族节日“三月三”。

报京侗寨位于镇远县城东南约38公里,坐北朝南,大山环抱,古木参天。居住着400多户2000多人的侗族村民。报京侗族属北部侗族的一个分支。由于自古交通闭塞,保留了较为古老的生活方式:有独特的侗语,独特的服饰和独特的侗族习俗。这里每年三月初三举行播种节,方圆20公里的侗族、苗族都来共同庆祝节日。报京“三月三”最早有文字记载是乾隆《镇远府志》,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报京“三月三”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举行,历史4天。节日这天侗族村民身着节日盛装,邀约邻近村寨亲朋好友共同过节,节日内容包括捞鱼虾、讨笆篓;洗葱蒜、讨竹篮、踩芦笙、对唱山歌等。

有关“三月三”侗族节日的来历,传说很多。后人统一为“播种节”。其一,农历三月将开始农时播种。为庆贺播种顺利,秧苗易长,秋天丰收。村民们举办农忙前的播种节,痛痛快快地玩几天。过了“三月三”节,寨上将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他们不再吹芦笙,跳舞,走村串寨,专心一意的搞好农业生产。其二,三月春暖花开,是男女青年播种爱情的好时光。男女青年借此机会互相认识、了解、沟通感情。

“三月三”,还是一个爱情悲剧的纪念日。相传很久以前,报京寨有一对青年男女相爱。男的叫桥生,女的叫良英。良英的父母嫌桥生家穷,不愿把良英嫁给桥生。硬把良英许配给一个富家子弟。良英极力反对这门亲事,背地里继续和桥生相亲相爱。三月初三这一天,良英到田里捞了鱼虾,到园里扯了葱蒜,约桥生到寨边金圹洞傍的莫嗄树下相会。两人脱下草鞋挂在树上,表白忠于爱情生死在一起的决心。并到坡上煮食了葱蒜鱼虾,以誓永不分离。后遭寨头及族人的毒打,双双跳崖殉情。后人为怀念桥生、良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每年三月三,一对对青年男女来到金圹洞边谈情说爱。瞻仰桥生、良英留在莫嗄树上的鞋印。相誓要学桥生、良英一样,永远相爱……

捞鱼虾、讨笆篓:为接待来宾,寨中的姑娘们下到水田里捞鱼虾,然后在野外用柴火烧鱼虾。这是有本寨的的侗寨小伙一起,一边烧鱼虾,一边嬉戏玩耍,交流感情。

洗葱蒜、讨竹篮:男女青年通过吃鱼虾相互认识后,姑娘们第二天没人带个竹篮,竹篮里放一些葱和蒜,寓意爱情的纯洁和永远的青春。姑娘们在林边把葱蒜洗净,小伙子们跟姑娘讨竹篮,姑娘只送给自己的意中人。

踩芦笙:“三月三”作为报京的“播种节”。侗族没有文字和历法,只能根据气候变化和植物生长来确定农事。

对唱山歌:对唱山歌是报京“三月三”一项重要活动,主要参与者是男女青年。人们三五成群,相约来到林中坡上或草坪上相互对歌。所唱的歌有情歌、盘歌,也有叙事歌、祝愿歌,报京所唱的山歌、曲调是报京所独有,而歌词却为汉文,这说明报京侗寨在汉化过程中坚实的保留了自己的文化音符.

月华

相关文章关键词

《报京“三月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