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浓浓大蒜情

浓浓大蒜情

2013-10-24 04:18 作者:绵羊君 阅读量:34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大蒜好像与家乡人民有了感情,即使蒜价便宜难卖到好价钱,人们仍然不离不弃的坚持种植。家乡人民说:“大蒜浑身是宝,常吃健康不老”。的确不假,蒜苗、蒜苔、蒜黄、蒜瓣可以做菜,蒜头可以制药食用。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而我对大蒜却情有独钟,最爱吃的菜是蒜苔炒鸡蛋,最想吃的小吃是鸡蛋蒜,一顿饭不吃蒜头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满口没有味。当然,其中的缘由在于从小生长在大蒜之乡——山东金乡,耳濡目染下,对小小的蒜头产生了依恋,家乡的大蒜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我。

小时候,家乡规模种植大蒜已成风气,种小麦反而成了陪衬。进入秋季各家各户就忙开了,剥蒜种,犁地,施化肥,开始为不久的大蒜种植作准备。到真正种蒜的时候,大人小孩都加入了劳动的大军,一家人喜气洋洋的进入田地,比试看谁种得快,让小孩从小就学会劳动的艰辛,学会竞争的氛围,学会吃苦的精神。大蒜种完后,浇上一遍水,铺上地膜,等待着大蒜的发芽。当满地的黄黄的蒜芽从土壤中钻出来时,像淘气的孩子直拱得薄膜高高凸起,这时,人们便用铁钩帮助这些“淘气的孩子”钻出来透透气。进入冬季,家乡的田地里,到处是绿油油的蒜苗地,绿叶挺拔,蒜杆直立,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经过寒冬的修炼,刚一立春,蒜苗就迫不及待地疯涨起来,绿叶逐渐丰硕,蒜杆也更加挺拔,像立正站岗的威武军人。夏季是蒜农最忙碌的季节,蒜苔刚一收获完毕,喜悦劲还未散去,拳头大的蒜头就开始等待着收割。接着就是挖蒜,削胡,绞杆,只到把原本一个个灰头土脸的蒜头打扮的像白里透红脸蛋的大姑娘,才装入蒜袋中运回家去,等着“婆家”(蒜商)来接,换取大把大把的钞票。

大蒜好像与家乡人民有了感情,即使蒜价便宜难卖到好价钱,人们仍然不离不弃的坚持种植。家乡人民说:“大蒜浑身是宝,常吃健康不老”。的确不假,蒜苗、蒜苔、蒜黄、蒜瓣可以做菜,蒜头可以制药食用,就连蒜秸还可以做柴烧。农忙中,没有时间做菜,这时候蒜头就起到了作用,剥几个蒜瓣,煮一个鸡蛋,放入蒜臼中,加上白盐、香油,捣几下,就成了一道上好的菜,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百吃不厌,鸡蛋蒜成了家乡的一种名吃。

上大学后,在异地他乡,还会经常想起家乡的大蒜,有时逛超市碰到蒜头,还会问一下导购员:“你们这里的蒜头哪里进的货啊,我们那里是大蒜之乡,以后你们可以卖山东金乡的大蒜,还便宜还好吃还好看……。”直把导购员说得一愣一愣的,忙说:“好好好,我向经理汇报一下。”惹得随从的同学哈哈大笑。每次假期开学前,我会专门让母亲捡一些大个头的蒜头,拿上几斤,当是家乡的特产,送给同学和老师。有的同学不领情,说道:“送什么不好,送大蒜给我们,谁吃得下啊。”这时,我就拿家乡的关于大蒜的谚语教育他们:“大蒜是个宝,抗癌效果好;大蒜不值钱,能防脑膜炎……。”同学们一个个乐呵呵的接受了。

蒜头经济滚出了家乡人民的致富路,小小蒜头成了家乡人民的“香饽饽”,如今家乡的大蒜已出口世界各地,奏响了大蒜产业蓬勃发展的进行曲。浓浓大蒜情,情在蒜头文化;浓浓大蒜情,情系家乡人民;浓浓大蒜情,情洒蒜乡变化。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浓浓大蒜情》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