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鞋者,擦的是生存与妥协
编者按从点点滴滴做起,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以真挚的关怀,以宽容的心对待他人,以助人为乐的精神服务于社会,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能和谐发展……本文通过擦鞋者与握刀杀害少儿者对生活态度的对比,提出了怎么面对社会不公的问题。
我经常在家附近的一家别具特色的蒸菜馆吃饭,那是地道的常熟菜,味道鲜美,价钱也在情理之中。每次在中午或晚上吃饭,我总能碰到几个男女,大多很年轻,有些怯怯的走到食客边,低声下气的问着:您要不要擦鞋?刚开始我倒没在意,只是觉得有些奇怪,一边吃饭一边让别人来擦鞋,这我可从来也没做过,也不想这么做,哪怕鞋脏的不能再脏,也做不到让别人低下头来为我擦鞋。
今天又和妹妹一家去吃蒸菜,还是那样子,几个男女在旁边,来回走动着,低低的问别人要不要擦鞋。一个上面穿着淡黄色夹克,下面藏青色裤子的年轻人,脚上穿着黑色布鞋,大概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很结实,他找到了自己的客人,坐在小板凳上开始为一个高大的穿着笔挺西服的小伙子擦鞋。他先用一只白色的牙刷先整体上刮一遍,接着用一块灰色的抹布来回的擦一遍,最后才挤出黑色鞋油,用鞋刷仔细又利索的擦起来,对客人很负责,但只挣区区的两元钱。我在旁边一边吃着鲜嫩的鸡肉一边看着他擦鞋,我的眼睛有些发酸,换了我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低下头来为别人擦鞋,也做不到让别人低下头来为我擦鞋,我觉得任何人都有最起码的尊严,但当一个人的生存成为迫不急待的事,尊严是否能换来一碗味道鲜美的鸡汤,尊严是否能换来香喷喷的白米饭?当为了生存,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不得不卑躬屈膝,低声下气时,那内心的感受是否如同刀割一般?或者习惯了,麻木了,已经没有拥有尊严的感觉,只有活着就是为了一口饭的妥协。
又有一个擦鞋的小伙子站在我身边,他穿的有些时髦,如果不知道他是擦鞋的,我还以为他是附近的白领精英人士,他的表情是淡然的,带着自信,我欣赏这种虽然卑微如尘,但还是脸上流露着自信的人。
在我脑海中突然冒出鲁迅的一段话来: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中国的栋梁是那些默默无闻,挥汗如雨,埋头苦干的人。很多时候,我有些抱怨生不逢时,抱怨垃圾横行,但当我面对那些擦鞋者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与他们的天囊之别。我可以坐在星巴克的柔软的沙发上享受浓浓的味道纯正的咖啡,可以与时髦的男女一起无比尽兴的旅游与游戏,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激情狂放的派对,可以与世界各国的人进行文化与思想交流,但为什么还不停的抱怨,牢骚满腹?那是心灵的脆弱与贪求,知识的匮乏与偏见,信仰的缺失与迷惑。
最近,各地接连发生多起杀害小学生的事件,目的就是为了报复社会,“让社会知道我的存在”,一个杀人魔头说。为什么歹徒如此凶残,用屠刀对着无辜的天真的幼小的手无寸铁的孩子大开杀戒?难道仅仅是社会的不公与残酷?难道不涉及到一个人的心灵与胸怀?社会确实有不道之处,但作为个人你必须认识到无论你遭遇了多少或者无论你拥有多少,对比庞大的世界而言,你永远不值得一提,你永远成不了世界的中心,你永远在忽略之中,你永远在渺茫之尘里。那些歹徒心灵上是残疾的,他们只有如《圣经》所说的“顽梗的恶心”,他们绝对的自私,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容不得一点点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即使那些不公正罪恶滔天罄竹难书,他们也不应该拿孩子做报复的对象,他们极端的懦弱。很多时候,一个人越懦弱越凶残,一个人越坚强越善良。让一个人心灵坚强,第一,要有知识与智慧;第二,要敢于面对自己的软弱;第三,要锻炼自己;第四,要有信仰等。假如我们的心灵里充满喜悦,充满爱,我们的社会就会减少太多的人间惨剧。同样是人,有些人面对着社会的不公与残酷选择了擦鞋这个卑微的行业,忍辱负重;有些人面对社会的不公与残酷,却选择用屠刀对准鲜花一样的孩子,丧尽天良。做为社会上的任何一个人,我们难道不能得到一些振聋发聩的启发吗?从点点滴滴做起,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以真挚的关怀,以宽容的心对待他人,以助人为乐的精神服务于社会,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能和谐发展,万众欢腾。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