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哦,那蘸蜜的锅巴

哦,那蘸蜜的锅巴

2013-10-23 17:16 作者:田少宇 阅读量:33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蘸了蜂蜜的锅巴是需要慢慢地品味的,香脆的锅巴咬进嘴里,顿时满口的香味,紧接着的是甜到心里的蜂蜜,让人感觉到的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于是回到了儿时的梨树林,回到了与玩伴游乐的时光,想到那诱人的锅巴,更是充满着留恋与甜蜜。

每当坐在满是山珍海味、食趣盎然、浓香扑鼻的现代宴会席上,我都会想起小时候的那蘸蜜的锅巴。

那种自然蜂蜜的甜蜜,让人醉酥到心里,那种松脆酥香、诱人直流口水的锅巴,简直就是人间的美味,人间的一绝。

现在闭上眼睛想想那种滋味,都有一种甜甜的感觉。

心中也顿时豁然、畅快了许多。

……

那还是儿时,我们在当时叫做雷棚的地方上学。

雷棚是坐落在六十亩的梨树林中,地势有二十米高的小丘陵上的一片开阔地上,记忆中是当时村里的称做林场的办公、住宿的公用房,主要是用来看护梨树林的,后因种种原因,闲置不用,当时村小学校没有多余的房屋,这样才被征用作为学校的教室。

当然公用房也只能容纳一个班的学生,我们上三年级的学生就在此度过了快乐、丰富而又短暂的一年学生生涯。

六十亩的梨树林,规模还算可以的,在那“瓜菜半年粮”的年代,梨树林当时还是全村的重要的经济支柱呢!

开始的时候,六十亩的梨树林还是一片荒草山,经过全村人的不分白天黑夜的辛勤劳作,整理出让人刮目相看,也让人吃惊的可耕用地,这就是人多力量大的杰作。

考虑到灌溉与生活用水的需要,又深挖了两座大塘,就在梨树林的东、西两边的缓坡的下面,清清的水,碧波荡漾,在塘的四周,是栽满了的垂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就是在那儿,语文老师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的,至今都不能忘怀。

在往塘中的缓缓的坡下,是那种青枝的呈长条形的产蕉瓜的植物,蕉瓜成熟的时候,很好吃的,生吃要拣嫩嫩的摘,才会清脆可口。

塘中就是菱角的栖息地,它是一种水生植物,果有尖锐双角,其肉可食,皮脆肉美,一般都以蒸煮后食之,算是佳果,又被称为“水中落花生”,菱角如浮萍般,漂在水上,成熟的三角形的菱角是在它的水下面,水中央的菱角是要用我们被称作“水划子”的划到中间,用手捞起,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可以看得见菱角,可用力摘下的,放在水划子的筐中。

有了塘中的水,这片六十亩的梨树林就有了生命的保障,也有了灵性,还有人工开挖的灌溉用的小沟壑,形成了潺潺的小溪,将水引向梨树林需要浇灌的地方,这样山水相间,别有一番情趣。

梨树林,在清明节前后,在春意盎然的暧春,白色的梨花簇拥在一起,争相开放,挂满了树梢,从远观,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树群,让人赏心悦目,精神为之一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佳句,描写的就是这种梨树次第开花的情况,那淡淡的梨花香气也会令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等到秋天来的时候,我们会在课余、课外的时间,在梨树林中寻找那些漏网之梨,就如在战斗结束的时候,打扫战场,清点胜利果实,的确也是让人惬意的事情!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春光明媚的大自然中,在这片让人心醉的梨树林中,开始了我们为期一年的学习生活。

很清楚地记得,我们班有一位男同学,名字叫蒲运生,是我们同村双桥队的人,中等个,圆圆的脸,长得挺秀气,诚然是很有男子汉那种气概的。

上学时他总是爱与蒲道军一道,因为他们住在一个队,又都是同姓,也算是小时的玩伴了。

当然我与他们是同学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性格上的相似,所以在同学上的基础上,又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平时在一块的时候,学习上的问题都不是太多,因为那时的课本都是很简单的,语文、算术,要不顶多就是自然、历史等不作考试要求的副科,那些都是为了增长、丰富学生们的知识用的课外读物,不象现在的小学生,上学一开始就背着沉重的书包,还有没完没了的作业……

课余之外,我们在一块的脑力劳动就是在教室外面的梨树林找一块平整的地方,下军棋,两人对弈,一人做裁判。

除了军棋,我们还下象棋,这就要技巧了,还需要大脑的思考能力,要想取胜,那就需要走一步至少要看三、四步的本事,这样,我们三个就轮流做桩,输得下去,在一边观战,而且要求做到“观棋不语真君子。”,要想做到,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旁观者清,在一旁,算计好好的一步好棋,眼睁睁的瞅着下棋的人将要下到死胡同,心中着急啊,心中一急,没毛的嘴上紧接着也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样一不小心,就犯了规矩,落得个两边都遭埋怨,两边都吃力不落好的结果。

下一步就是不管输赢如何,都只能继续等待,也只能等下棋者再下一盘,视情而定。

有时,我们三个为棋盘上的事情争得不可开交,脸红脖子粗,那是经常有的事情。

在对弈中,我的这位蒲运生同学,他有个最拿手的绝招,就是不管输赢,他都是胜家,为什么呢?因为他家有的是蜂蜜,人工酿造,纯天然绿色食品,还有就是脆酥香的锅巴,每次上学之前,他都会带上一些,手上拿着一块,大多时候,他的书包里还放着好几块呢!

他很香甜地吃着、咀嚼着,那种神态,那种扑鼻的香,很让人眼谗,当然肌肠响如鼓,嘴更是馋着呢!

“仓懔食而知礼节。”,食者,人之天性也,何况对于我们小孩子自己制定的下棋规则呢?

“怎么样,谁让出位置,让我来下一盘,我就给谁锅巴,还是蘸了蜂蜜的,瞧瞧,闻一闻,多香脆的…。”

说着,还故意、调皮地扎巴扎巴嘴。

于是,我们便拜倒在那蘸了蜂蜜的锅巴上。

当然,吃蘸了蜂蜜的锅巴自然不能狼吞虎咽的,因为蘸了蜂蜜的锅巴是需要慢慢地品味的,香脆的锅巴咬进嘴里,顿时满口的香味,紧接着的是甜到心里的蜂蜜,让人感觉到的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哦,那蘸了蜂蜜的锅巴!

对于我们正在长身体的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运动量大,消化能力强,所以饿得也快,这样,那蘸了蜂蜜的锅巴的确是个不小的诱惑。

……

儿时的生活,现在想想就是有趣!

如今的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物质生活也比过去强了百倍、千倍,天天的生活如同过年一般。

但却永远没有了儿时的那种感觉了。

我在思索着,是什么才有了这样的改变呢?

是人的口味、感觉提高了,还是……

不得而知。

……

每次回老家,闲暇的时候,总要出门到外去转一转的,总是不知不觉地踱步到那儿时曾经那么熟悉的地方。

感慨的是许许多多……

那一片梨树林早已不存在了,那教室也早已被庄稼地取代,只有那塘还在诉说着过去的峥嵘岁月,还在发挥着灌溉等功能。

留存记忆的是那孩提时的小玩伴!

对于小时的玩伴,应有多少年没有见面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就让这和煦的春风带去我的祝愿,祝福儿时的伙伴!

留有美味的还有那蘸了蜂蜜的锅巴!

……

哦,那片让人永存记忆的梨树林!

哦,那蘸蜜的锅巴。

让人怀想!

让人留恋!

让人无限的向往!

蝶恋花

相关文章关键词

《哦,那蘸蜜的锅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