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的一封信
路人甲:
是徘徊许久才打算写这封邮件,心里总有个声音告诉自己,想和你说说自己最近的一些故事还有感触,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成长的东西,但,会有很多理由让我明白这么做这么写是很非理性的,理由之一,我想,朋友,在一个人生命里或许应该是很自然地遇见,日久方可一点一点积累那份感情的,那是有生命的东西,就如树,会成长,该说的事该有的悟道就像是树之花果,没到那个生长之阶段,是不应该那么突兀地出现的。理由之二,我觉得真的会打搅到你吧,其三,自己的想法很多真实的呈现,是一种很不成熟的极端化的思维体现,甚至是你内心不满或是鄙弃的想法,我想我说的一些话是不让你满意的,一个人将自己内心走的偏路固执地当做正路并将之呈现出来诉之于友,需要的是很大的勇气,而对方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和耐心,还有宽容。
所以,很多事,我总不喜欢将自己的一些领悟说给身边的人听,有人说,我的话,没有活气,抽象得要死,生活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好好过就行,何必想这么多。我觉得他们说的是有道理的,但和而不同吧,每个人都有自己丰富的世界,里面装着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有时候或许仅仅是某个人,有时候可以是一个大的家国天下,只要于己于人无大的坏处,内心气象的大小不是褒贬可以评价的。但是理解与否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很多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看似是热闹的很,却可以是一场孤独的狂欢,有句很戏谑的歌词叫: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现在,这个年龄的孩子其实还是在相互找自己的朋友的,情感其实还是带着单纯的,甚至是伤害也是带着傻傻的单纯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是随着那伴着年龄来的磕磕绊绊苦苦楚楚,他们会变,想法的成熟和周全,或许某时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就像是体内的细胞免疫一样,因着自己的经历带来的那叫痛或是挫折的病毒而产生了免疫记忆。呵呵,其实这是很90后的说法吧,我想。我所接触的比我大四五岁的那些学生,好像就比我们这一批更重一个观念,集体,可能成熟于他们而言还有一个意义就是能更好地为别人多想一点,不多不少的那种好。我最喜欢这样的人,心向善,乐助人,而又不是傻,聪明见世间形色之人,这样方能为对的人付出吧。我想,是否,人不怕付出,甚至不怕付出没有回报,怕的是,自己的付出是因为自己受了别人或是一些人事的欺骗,所以没有感情或许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利用感情,而对于不认为自己傻的人而言,这种欺骗又是更不能忍受的。不知不觉扯远了,下段拉回来。
本想辍笔不写的,自己真的应该慢慢在路上,在白天做些实事。或许将一些事一些悟放在心里,但其实,或许,这可能是不对的吧,好的悟会变成美酒,而那些走偏了的,会变成越来越馊的毒,那么我不如大胆地承认自己是个孩子,我想,孩子,是一种状态,只要在不断成长,就是孩子,不管生理的年龄是几何。晚上在论坛上看到一些人发帖回忆写信的年代,他们说这个年代却是被群发邮件占据的。老实讲,感触颇多。不好意思,计算机没电了,只能下回写了
说到在论坛上看到的一大群人怀念那个写信的时代,那个没有群发这一概念的时代,楼主说不管是寄信还是写信都是很好的。过去只是在书本里杂志上看文人墨客们痛心疾首这个有速度没有温度的年代,现在一点点地体验,有时候也弄不懂,是时代的原因是年龄的原因还是自己的原因,或许是兼而有之的,这种自己体悟的人世之暖,大多留给父母还有在自己高中及之前遇见的那些伙伴,对他们的暖虽隔着距离,却伴着那时光的流逝而慢慢增长着厚度和温度,慢慢的温暖,不单薄的温暖,昨晚一个久未联系的高中同学突然发我一条短信,问我现在的人生体悟,我以为是同学有什么想不开了,要我给的答案,后来发现,关于人生体悟,其实是很多人共同在寻找的吧,而那来自远方的交流源自一份好意,高中同学是怕我想不通,所以将一些个人的感悟说于我听。在寂寂的深夜,聊这种话题,心里是很满足的,秋风秋雨,聊聊凉凉的美好。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