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畔话矶时
导读:过去燕子矶很有名气,地势也很险要。石矶如展翅振飞的燕子,兀立在波涛汹涌,浪花飞溅的长江边。江水在矶石下萦绕着、拍打着岩矶,涛声哗然,喷银吐玉,气势宏伟。
长江有三矶,即岳阳的城陵矶、马鞍山的采石矶、南京的燕子矶。
早年我在马市的汽运塑料厂工作,到南京出差办完公事后,利用闲暇打听着去燕子矶的路。在中央门与南京火车站之间的和平门,穿越横跨铁路的桥,可乘坐8路汽车,直抵终点站燕子矶镇。
虽说我这次去燕子矶,正逢阳春三月,是旅游的踏青的好时节。但是,那是在1978年,没有人敢去旅游。所以,车上的乘客廖如晨星。车窗外,树绿花红,纤尘不染。田间金色的油菜花,鹅黄茸茸如芊芊绒毯。花丛中蜂蝶忙碌,嗡嗡嘤嘤、蹁跹飞舞,花香扑鼻。
燕子矶坐落在南京市区,东北郊的长江江边。是绿色长廊般的幕府山下,一个惊叹号的圆点。过去燕子矶很有名气,地势也很险要。石矶如展翅振飞的燕子,兀立在波涛汹涌,浪花飞溅的长江边。江水在矶石下萦绕着、拍打着岩矶,涛声哗然,喷银吐玉,气势宏伟。江上鸥鸟翔集,临风展翅。登上望江楼,推窗远眺,江水茫茫,一轮红日脱水而起,光芒四射。朝霞艳丽,色彩缤纷,蔚为壮观。远处鱼舟帆影,势如“孤舟一片日边来”的气象。
随着沧海桑田,岁月的流逝,江水的侵饶,石矶被洗刷成沙粒,平铺在向后退去的江滩上,在矶石下形成了一道金色的边。矶崖像被刀斧砍削过,更向前突飞而出。欲如展翅飞舞的轻燕,使人不禁想起,汉代的飞燕美人,在轻歌曼舞中,在《韶乐》的雅韵里翩翩起舞......
清代诗人云:“微风山郭酒帘动,细雨江亭燕子飞。”
你看,春雨润物。一阵白云飘过,云开日出。矶崖上,树木青翠草色青青,雨珠晶莹。崖岩缝中藤萝飘拂,满目生翠。站在崖矶前的铁栏处,向下望去,沙滩江滩人如蚁虫。悬崖凌空,如乘风飞驰,腾云驾雾般的神仙。
过去,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游历大江南北。曾被燕子矶的美景所倾倒,特在矶上建亭立碑,泼墨挥洒“燕子矶”三字。并在碑后勒写七绝二首,赞扬当时“国泰民安”的景象。两边还有五言诗两首,如此多的御笔也是少见的。据说,这是乾隆皇帝三次巡游燕子矶时的遗迹。可见燕子矶在这位皇帝心中的地位了。自此以后,文人墨客,风拥附雅,被美景所吸引,流连忘返。
解放后,我国著名的园艺学家、作家周?鹃游燕子矶后写下《万古飞不去的燕子矶》一文,并写下了《桃花扇》中的人物之一,明人杨友龙游燕子矶时的感叹话:“时寒江凄清,山骨具冷,其中深远澄淡之致,使人领受不尽,因思天下事境,俱不可向热闹处着脚。”想来这是杨友龙,睹景思情旧事难提,看破红尘,羞愧难当。终是这须眉男儿却软,不如风尘弱女那样有铮铮铁骨(指李香君)。松涛声依旧,往事如烟,矶畔桃花依旧笑春风。柳絮纷飞,羞煞丈夫无数。悠悠白云,朝朝红日,如,“谈笑间强掳灰飞烟灭”。只是隔岸远观黛痕处处,“两三星火是瓜洲”。泊船中的旅人,浓浓的乡愁,难以解脱。明月孤舟,渔火唱晚,两三杯谈酒,浇不灭对家中堂前,春燕的声声呢喃,不禁使人潸然而涕独下。
燕子矶旁的幕府山胜境,使人想到,当年刘伯温在寂寂明明中,焚香抚琴。琴曲声中,清风摇曳着竹影,矶下的观音阁曾记否?青田(伯温)铁链系舟处,洪武去处......
车到终点,我穿过青石木楼狭长的老街,登上向往已久的燕子矶。由于文革的摧残,那崖上的小亭内碑文斑斑驳驳,字迹难以辨认。矶如燕飞,松石相间,奇石嶙峋。矶边的阁楼(观音阁)等,已住满了百姓人家。炊烟缭绕,幼童嬉戏,演奏着锅碗瓢盆交响曲,使我游兴索然。几位妇女大嫂在矶边洗衣洗菜话说“桑麻”。听说矶下有三台洞可玩,但现在今非昔比,空无一物。并且还脏得很,大小便沥随处可,故我逃之夭夭。
据说,现在已开辟了旅游线路。从中山码头上船,一路可欣赏,长江大桥、幕府山景、八卦洲野景、燕子矶、十二洞、大江东去等景色。一路江景山影,美不胜收......
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