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雨中游西湖

雨中游西湖

2013-10-23 19:29 作者:肖周 阅读量:39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天已傍晚,雨停了,西边一道灿烂的阳光照射在西湖上空,雨后的西湖风景是那么鲜亮,我登上了回宾馆的公汽。结束了这次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的西湖之旅。

无数次游西湖,在雨中游这是第一次,真是别有情趣。我在断桥下车,打着雨伞漫步在白堤上,天空飘着绵绵细雨,那雨象雾随微风飘到身上,把衣服浸得潮湿湿的,头顶上的雨伞已成了摆设。天空里仿佛撒下了一袭轻纱,把西湖的山水轻轻的笼在了这轻纱里。远望那山那保叔塔只能看见轮廓而已。湖里的来来往往的小船,就像在演皮影戏一样。堤上游人很少,只有偶尔开过一辆电瓶旅游车,也是悄无声息地,仿佛不想打破这西湖上难得的清净,悄然驰去。

穿过白堤,便是孤山,从孤山南麓往上走,有个石门上面写着四个大字“西泠印社”。“西泠印社”是我国专门研究金石篆刻之所在,它创建于光绪年间。素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美誉。过柏堂,仰贤亭,宝印山房,登上山顶。先看到的是“汉三老碑”这是我国极少见的古代石刻,也是我国最早的书法作品,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出土后历经磨难,险些流落日本。是浙江的先贤以高价赎回,建了石屋保存于此,供人参观。走近方知铁将军把门,因是雨天光线不足,看到的碑上的文字只是模糊一片。山顶上还有华严经塔,是一九二四年一个和尚筹建的,塔八角形,共十一级,塔身刻有华严经及佛像,可惜也只能远眺了。

转身南望,雾已散了一些,湖中山水尽收眼底,真象一幅大写意的水墨丹青。拾级而下,我去找一个藏宝之地。据说,弘一法师李叔同有九十三枚印章存放在一个洞里,封石上刻有篆书“印藏”二字。可是在山腰上找了几圈,始终没有找到,问了几个工作人员,也是不知所云。此时雨又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带着一丝遗憾,我下了孤山。

在雨中,我来到西冷桥旁。此行的第二个目的地——秋瑾墓。广场上芳草凄凄,绿树婆娑,雨中显得那么庄严肃穆,广场中央耸立着巾帼英雄秋瑾的雕像。雕像头梳发髻,上穿大襟唐装,下着百褶散裙,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凝视远方。面对先烈真是感慨万千,一个封建社会的弱女子,竟能与一个王朝决战,是何等英勇,何等气魄。曾经去过英烈的家。秋家也是殷实的人家,且当时英烈已有子女。放弃舒适的小康生活,别离年幼的孩子,义无反顾的走上为亿万民众求福祉的献身之路,是怎样的牺牲精神。看看当今那些号称公仆的蠹虫们,与英烈相比是何等的渺小。

站在墓前,仰望雨中的雕像,我心中默默祝愿,愿英烈能安安静静的长眠于此。不要再被折腾了,因为英烈已经是第十次被安葬了。我们向来是讲究“入土为安”的呀。

离开秋瑾墓,跨过西泠桥,发现车水马龙的马路旁有个亭子。凑前一看,原来是钱塘名妓苏小小之墓。苏小小是传说中的人物,据文学作品中记载,她坐着油壁香车在西湖边上兜风,很是迷倒了许多公子哥。真是可惜,如果是现在,苏小小一定坐的是贪官给她买的宝马,而且是敞篷的,将是多么的风流。苏墓也是后修复的,但实在没有必要,因为,她的故事虽然凄美,结局着实令人同情。但现在苏小小们多如牛毛,她们死了,你建墓建的过来吗。

天已傍晚,雨停了,西边一道灿烂的阳光照射在西湖上空,雨后的西湖风景是那么鲜亮,我登上了回宾馆的公汽。结束了这次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的西湖之旅。

好相处

相关文章关键词

《雨中游西湖》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