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老屋
——谨以此文献给母亲节,并怀念我深爱的母亲
编者按老屋背倚一条山脉,山脉连着大别山。屋前百米,一条小河自东向西绕屋而流,给老屋增添了许多生机。放眼望去,前面环拥着不尽的青山;山的连绵、山的起伏,在远远近近的红檐绿瓦和垄垄梯田的点缀下,越发显得苍茫浩淼。
我站在老家一个名叫屋后山的脊上,任寒风刮着衣角,一丝不苟地守在刚刚挖好的用芝麻杆子和稻草烧热的坑边,如同小时候天黑后靠着门框望着母亲从菜园归来那样,虔诚地守候着母亲的魂灵归来。
坑在老家的屋后,离老屋不足百米。我们知道母亲真的离不开她深爱的家,所以就让她安息在家的旁边。
老屋背倚一条山脉,山脉连着大别山。屋前百米,一条小河自东向西绕屋而流,给老屋增添了许多生机。放眼望去,前面环拥着不尽的青山;山的连绵、山的起伏,在远远近近的红檐绿瓦和垄垄梯田的点缀下,越发显得苍茫浩淼。风起时,松涛阵阵,像天籁般地轻歌;夜静时,流水潺潺,似大地轻吟的夜曲。母亲从青春靓丽的年代嫁来,到生老病死,从没离开过这里。她听惯了这里的风声和水声,用她的脊背,驮起了一家的幸福。老屋,沉淀了母亲生前太多的欢与乐,苦与酸。她怎能舍弃得了老屋!
屋前有一条小路,绕过山嘴,就与外面的世界相接。路的上面是山,一层一层;下面是田,一叠一叠。母亲的菜园就在靠山脚的地方。那是一块不过一亩的山地,母亲打理得很整齐,一块青菜,一垄黄瓜,一行辣椒,一小片土豆……四季常青。母亲早晚都在这里转悠着,浇水施肥,拔菜摘瓜,或着无事来看看。那些青青的菜蔬,滋养着我们的身体,母亲的勤劳和质朴也滋养着我们的心灵。那些苍翠欲滴的庄稼地,老人家又怎么能舍弃得了?
老屋已有百年高龄。母亲走后的七年多无人居住,现已坍塌过半。但老屋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叠加着母亲的脚印,老屋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母亲的气息,老屋的每一件家具都留有母亲的指痕………如今,老屋虽已坍塌,但我们相信它还有着灵魂。
母亲安卧在屋后的山脊上,她一抬眼就能看到她熟悉的老屋、她精心打理的菜园,还有那如灯笼般红彤彤的辣椒;她一侧耳,就能听到屋后的松涛、门前小河的潺潺水声和乡邻们的笑语………
而我更坚信,母亲在山岗上,依然会深情地看着她的儿女们,能听到他们内心里深情的呼唤。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