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斋里的素食
导读我们这些用惯了肉鱼之餐的人,偶尔吃一顿素食,充满了好奇心。点菜时故意点了“黄鱼”、“炸牛排”、“白斩鸡”,主要是体验这假鱼假肉是什么味道。吃罢便十分感慨那些素食者,常年累月坚持素食毕竟要有很强的信念。
在温州,一场瓢泼大雨,把我们送到了路边的“太平寺”。正山门却紧闭,留下右侧小门两乞丐手?竹竿,乍一看疑两尊金刚立门头。见我们车停寺庙门前,便连声喊“老板”讨香火钱。本想给些零钱,再进寺门,因寺内无喝茶处,,也就不理会他们两个了。调转车头进了隔壁的饭店,进去才发现原来是个素食馆。
“无蛋无肉无烟酒,快乐无尽,健康无尽,感恩无尽,愿力无尽,智慧无尽,慈悲无尽。”菜单扉页上一连串的无尽,让大家不禁争相传阅,亦就顿感这小小堂馆的不同凡响。又见一句“素食是拯救地球,从无尽的发心,利益无尽的众生,到成就无尽的功德”,眼前更是刚才见着的寺中和尚饭碗中的菜汤,也许那就是拯救地球的行动,最终成就无尽的功德。这时我无论如何也不愿去怀疑这种夸张,因为怕这怀疑会碰脏了佛心。
喜欢打朴克的已摆开了阵势,可惜我是生来与打牌不结缘,只得坐在另一张桌上一页一页翻着这本起名为《无尽斋》的菜谱,借着这《无尽斋》思考着无尽的无尽,快乐、健康、感恩、智慧、慈悲……一个个数下去,呼吸淡淡,脉搏轻轻,血液缓缓流着,心放了又放。
菜谱内页各种菜肴应有尽有,“鸡肉鱼鸭”跃然眼前。不禁瞎想,既是素食何须再如此修饰,可见素食不是凡人都能接受的,于是,这素食也有自欺欺人之嫌。然而,书架上的“番茄与枣子”的期刊却让我对这素食菜谱肃然起敬了。
粗略翻了一下这本期刊,先不与那些大牌刊物相比,只冲着它仅是一本餐饮行业的免费赠阅的期刊,就对其建立的企业文化理念大加赞赏的了。期刊由枣子树净素餐厅编印,分类为“欢喜结缘”,排版精美,内容丰富,除了宣传素食的效果外,还有心灵之约的文字,更有餐饮管理方略的文章。
常有机会去寺庙,喜欢欣赏那大大小小殿中的楹联,自然是感慨文句的精辟。虽不一定能记住,但能会其意作为做人做事之准则。然而因对佛教一无系统的研究,亦从不妄加评论,相信命运是撑控在自己手中的,为此每次去看寺庙总是清不了自己的心门。
今日遇上素食,隐隐觉得是上天的旨意,若不是一场瓢泼大雨,就不会误跌误撞被这里的素食包围了。
期刊中“他山之石”栏目里有“周一无肉日”一文,介绍了芬兰赫尔辛基的市议会投票赞成全市学校每周一素食,理念是减少饱和脂肪,避免孩童罹患肥胖病。当然我并非只是因素食突然给了自己饮食习惯的冲击,而是感动于素食者呵护地球的用心。佛教素食以不杀生为前,崇尚保护动物环境,更是倡导人们生养善心。于是觉得自己身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人文时空里很需要这种“素食”理念。“素”的本意是没有染过色的丝绸,按自己现今的状况,需要的是清、空、静的境界。
我们这些用惯了肉鱼之餐的人,偶尔吃一顿素食,充满了好奇心。点菜时故意点了“黄鱼”、“炸牛排”、“白斩鸡”,主要是体验这假鱼假肉是什么味道。吃罢便十分感慨那些素食者,常年累月坚持素食毕竟要有很强的信念。
绕过厅堂,后面有“除垢门”即为厕,思忖着即便全是素食也会“生垢”,每日清除浊气可防病延年。两边分别标着“善男子和善女人”来区分男女位,不禁“噗哧”一声笑出来,原来劝人为善也可用在这里。
来回温州开了十多个小时,一场大雨,一顿素食,记忆颇深,便顺手用文字记下,也算有收获。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