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导读以往,我们总有这样的感觉。一篇旧习作时隔多日,偶尔一得,坐而读之又有了新的认识,这就叫“温故而知新”。保留旧习作,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也能从中认识到,自己所走过的写作历程。
我们的《海燕》业余文学园地经历了一个多年头的开垦,今天总算是得到了些小小的收获。
虽然耕耘者都是些未出茅庐者,写的习作都很粗劣,甚至“不成体统”,但值得欣慰的是大家总算拿出了习作,也付出了一定的心血。何况这些习作都是在“单枪匹马”、无指导老师和文友帮助交流情况下写成的。习作在题材上也很狭窄,在文法修辞、裁剪、构思上也存在一些缺陷。然而我们不能因为这一些缺陷,就把这些习作藏之于“深闺”,甚至“遗弃她”。相反,我们要把这些习作拿出来,登上《海燕》业余文学的“大雅之堂”,见见诸位“公婆”。让诸位“公婆”,品评一下作品。认识作品的缺陷在哪里、今后如何改进。从理论上展开讨论,触类旁通地提高认识不足之处。发扬“三个臭皮匠”的智慧,真正做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原则,使各位的创作水平不断地提高。这就是我们开垦和耕耘《海燕》业余文学园地的目的之一。
既然我们已经开垦了,《海燕》这块业余文学创作的处女地,我们不能不耕耘、不播种,让她荒芜呀,一年一季总得付出些劳动的汗水,让她丰腴起来。虽然,“肥力不足”不敢种“牡丹”、“山茶”、“仙客来”,种些“豆麦稻粟”总可以吧,这样势必给作者以创作压力。鲁迅先生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选自《革命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08页)有了压力,才使耕耘者勤奋起来,多读、多写、多练笔,日久了就能“胸有成竹”下笔如神了。
以往,我们总有这样的感觉。一篇旧习作时隔多日,偶尔一得,坐而读之又有了新的认识,这就叫“温故而知新”。保留旧习作,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也能从中认识到,自己所走过的写作历程。《海燕》业余文学园地,把各位作者在本年本季,所创作的不同形色和不同体裁、题材的习作汇集起来,加以评论分析,供作者在日后的创作中起参考作用。
最后祝大家,能通过《海燕》这块业余文学园地,不断提高创作水平。相互推荐、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只要大家不断地努力,坚持不断地创作下去,我们的《海燕》业余文学园地的“满园春色”中,必将会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
注:本文是为《海燕》业余文学作的序。
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