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南诏随笔(11―15)

南诏随笔(11―15)

2013-10-25 14:46 作者:杨永志 阅读量:19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十一)

前往新村的路上,遥想着千年前,南诏兴盛时期的画面。心想作为一代帝王诞生的故里——新村,该是一个令人神往的空间吧。

车穿过茂密的丛林,越过潺潺的溪流,路边放牧的儿童,有的跟在羊群的后边,手挥长鞭,懒洋洋地与车随行,根本不在乎谁寻觅他们的祖先,也不在乎谁注视他们的言行。有的把羊群丢在路边,在溪流石头间捕获小鱼和泥鳅,满脸的笑容,满身的水花,享受着城里少年一生难以奢望的游戏……

柔和的阳光下,层层梯田间庄稼还躲在塑料笼罩的小窝里,放眼看去,是银亮亮的山野。这里还延续着农耕的作坊,静悄悄的山岭四季如眠,玉米、烟草温暖的在地膜里萌发、生长。还有较多的山岗,栽培了核桃和红雪梨,那是浓绿的世界,耀眼而沉静。村庄的树荫下,是闲谈的间隙,有几位老人坐在土堆上,好像习惯了外部人群的光临,笑对着我们的车辆,早早地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社长站在前头,高兴地与我们交流。我知道这次到新村进行科普知识培训,是一种许诺。对一代帝王的敬仰,为一个民族的骄傲,虔诚的膜拜在这片神奇的土地前。南诏王的后裔——一百四十三名当地的村民,已经云集在广场上,等待着,我的内心感到震撼。想到千年前他们的先人不也站立在这里吗?听从首领南诏王的统领,从这里出发,他们的足迹曾踏遍西南疆土的每一寸土壤,他们的声音曾传扬到中原的山川湖泊……

也是他们的先人,指挥着工匠,建筑了龙迂图城、石宝山、崇圣寺、五华楼等历史名胜,成为中国文物的瑰宝,永远地载入史册。然而此刻的新村,却保持着古朴的风格,小屋炊烟袅袅与掩映丛林的薄雾相连,轻纱般环绕,构成了迷离的景色。此时山民的家中,正在烧煮着粗陋而可口的早饭吧?他们也许忘记了先人建筑的雄伟而典雅的高楼或殿宇前,今人流连忘返、难以割舍的片段。是退化还是进步?对他们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这样的生存现实,更潇洒更悠闲。

走进新村,是一次探访,是一次凝练。

(十二)

当我敲响键盘的此刻,山中的玉兰,你还绽放吗?

昨晚的新闻,提醒我你已在料峭的寒意中,悄悄地开放了。那天我还穿着厚实的冬装,人流中穿行,在你身边停留,你伸出小巧的含笑的脸蛋,窥视着行人的匆忙,我也悄无声息回望你,匆匆地离开。想不到一夜寒风的吹拂,一缕阳光的温暖,你悄悄地绽放了。银屏上你阿娜多姿,洁如雪片,丰姿尽展。身边的云雾,柔情地缠绵着你;蔚蓝的苍穹,深情地映衬着你;柔和的阳光,多情地抚摸着你;游客的眼睛,痴情地注视着你。离开山中的我,伤情地眺望着你。知道吗?每年这个时节,我都守候过你,而今年我只能遥想你。

你虽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热烈奔放,虽没有飞蝶的追逐,没有绿叶的陪伴。但你在寒意中绽放,如阁中宁静的少妇,轻盈盈地放飞自己的梦想。那梦里,有你自己的独白,是百花丛中难以追寻的清丽。也许我的敬慕,就在这里。喧嚣的闹市里聚集了富贵的花丛,那是人为故意的生存装饰,而你喜欢的是清静的庭院,乐意享受山中的一份闲情。那样心境不会被尘世的富贵所惑,清贫同样洒脱。

去年我到你的身边久久不愿离开。看到你恰似不染尘埃的少女,在独自的天堂里,绽放一缕清香,是妙龄少女特有的芬芳。那芳香轻轻飘来,沁入心脾,却抓不到你散发清香的毛孔,着生在哪柔嫩的肌体?想轻轻地触摸你,但你娇羞的玉颜,经不住我俗指的蹂躏。一种奢望,只好将伸出的手指无声的收回。仿佛你看透我的心机,在微风下摇曳梳妆,洗去飘落身上的细尘,露出甜美的羞涩,束一袭霓裳慢歌舞蹈。你舞动的洁影,让我与你同醉。知道吗?追忆时,你又让我惆怅满怀许久。

想到清·朱廷钟《满庭芳·玉兰》的词句:“刻玉玲珑,吹兰芬馥,搓酥滴份丰姿。缟衣霜袂,赛过紫辛夷。自爱临风皎皎,笑溱洧、芍药纷遗。藐姑射,肌肤凝雪,烟雨画楼西。开齐,还也未,绵苞乍褪,鹤翅初披。称水晶帘映。云母屏依。绰约露含日,冰轮转、环参差。问琼英。返魂何处?清梦绕瑶池。”我默默感到慰籍几许,不管你现在是绽放如初呢,还是香消玉损?但你的出现,春天来了。

(十三)

不经意中春雨降临,而且淅淅沥沥好几天。感觉身边的一切,都从灰蒙蒙的杂尘中被洗涤得干净与亮洁。

数月受旱的卷曲的小麦,在春雨的滋润下张开翠绿的叶片,转眼间舒展着少女般苗条的躯体,在田野间亭亭玉立,露出迷人的英姿,可爱极了;那簇拥的油菜,甩掉了金黄色的头巾,浓绿的叶子,随风在雨中摇曳,好像张望着伙伴们的欢闹,又好像伸长着头颅期盼着春雨的疼爱。

这连绵的细雨,是人为无法实现的大地回春的景致。家中栽培着树木、花草,护理中四季不绝绿叶,昼夜不灭花香,可自己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不可能像此刻的春雨将苍穹洁净如镜,换上春色的深长;也不可能像此刻的春雨将江南的绿柳吐絮,山中的茶蕾绽放;更不可能像此刻的春雨将泥土中的根系复苏,向更深更广的空间延伸,换取地上部分植物枝叶的旺盛生长,交付给农民丰收的希望。

难忘白天的景致,夜间同样有趣。行人撑起小伞,小心地在湿透的路上前行。身边的女儿,不时从伞下伸出小手,感受春雨的冷暖,她兴奋地说:“太美呀,春雨。”我理解她的心理,学习压力太大了,心情就像久旱的天气,在无雨的时节被风干。这场连绵的春雨,从心灵深处让她减压,开怀阐释;满腹的忧郁,因绵绵细雨的降临,交织为无限轻松的空间。我也感受着春雨中的乐趣,往日行走中,小心地提防着冲刺而来的车辆,根本不可能有此闲散的心情,慢慢地走,没有人与你抢道,更没有车向你张狂,舒心地与女儿闲聊

灯光下的雨丝晶亮晶亮的,是密集的银线,在眼前闪动。即使在无灯光的路段,也能听到“沙沙”的雨声,犹如一曲低回缠绵的歌,举足间感受到它的动听。想起高山瀑布的轰鸣,那是灵魂的震慑,却缺少春雨如丝的悠扬。这样的夜色是漫步的最佳时节,夏季的雨水太多太强,让人徒步辛劳,更担忧夜间洪水泛滥或者泥石流的无情发生。也许席卷辛劳一季的收获,也许夺走幸福家庭的温馨。然而此刻的春雨,是人心渴望的喜雨,是滋润大地的甘泉,是丰收在望的先兆,人们在春雨中悄悄地融入自己的思绪,将美好的一切展望。

春雨绵绵,就是这样的将人间善待。

(十四)

古道缓缓向前延伸,清幽的感觉,无不震慑着心灵。

在繁华的路上走过,那里人声鼎沸,车流如潮,都市繁华的氛围,让你敏锐地感知快节奏的惶恐不安。卷入其中,心被催促,来去匆匆,味道轻狂。可在古道中留连,忘尘的宁静,不需要躲避,不需要提防,情为远离喧闹而坦然,心为清净而陶冶。慢慢地走着,耳边时儿传来几声雄鸡的长鸣,几声小狗的狂吠,欢闹小孩的戏逐……

想起在高速路途中休息的少许时光,空旷而人烟稀少,单调包围着一切,被遗忘而深感无助的伤感向你袭击。路漫漫兮却只能是寻亲访友的驿站,不能是长久停留的地方,心始终期盼着那迟来的终点。

流连于古道上,寻觅到最终的归属。两边古朴典雅的明、清老屋,簇拥着长长的古道,柔柔的灯光下,人与人在聊天、喝茶、下棋。悠闲中满脸笑颜,举止自如,让人宾至如归的感受。你还能感伤什么呢?一切都那样的亲切:老者的宽容,中年的好客,小孩的天真,妇女的微笑;小室的温暖,古灯的柔和,兰香的弥漫。古道是自然的回归,是你寻觅久远的港湾,是你本能需求的目标。走进古道,你没有了压力,没有了孤独;不管世事兴衰,不问红尘烦恼,慢慢的享受养身养心养神的超然……

古道虽陈旧了,但留恋的人很多很多。那里青石板被踏得光亮,如雨后一般能照出你的影子,让你不知道是在现实中漫步,还是在梦幻中神游。

古道,悠长悠长……

(十五)

夜幕下,举步直抵如今叫“汉唐酒吧”的古老庭院。

灯光柔和,音乐低回,仿佛走进远古时代。这里曾经是私人的住宅,也许主人是一位高深的雅士,也许是衙门的官员。主人在外忙碌之后,闲散地走一走雨后的青石路,看一眼身后华灯初放的拱辰楼,回眸一下青瓦木板的街道铺店,身边迎来几个熟悉人儿的问候,一会儿就走进了自己心仪的住宅。

绕过客厅,踏上转角的木梯,直接向舒心的小屋走去。放下手中多余的外物,打开窗子,随一缕清风拥进,活动一下筋骨,终于露出满意的笑颜。木质的茶几前,古藤椅上坐下了。家里的下人马上向老爷请安,盛上一杯清馨的绿茶或是一支光滑的烟枪,慢慢离开。主人品着香茶或抽着香烟,斜靠软藤,慢慢地缓冲身心的疲惫。

此时,楼下亭台中着生的兰草,随清风送来一缕清香,无形间飘满屋内;不知道什么时候,月光乍泻,洒着柔波,室内的油灯仿佛含羞了,失去了光泽,只好随清辉勾去主人的视线。在静谧的苍穹下,此刻的月最美,仿佛与主人交流心里的故事。那年呀,应试时或征战中,只有这月色陪伴,没有俗人的势力之举,没有官府中沉浮的心酸,静静地洒着清影,让自己忘记生存的艰辛。此时的月色如故,让主人感到快适与悠闲。就这样,年年岁岁,月月夜夜,这里成为主人栖身的闲居,也是主人享受人生美满的乐园。

想到这些,我为远去的主人,能享受这样的庭院,心生敬慕之情。这里保留了数百年的旧貌,屋间的隔板已呈深黄,脚下的木板已经灰白;支撑房屋的圆柱已经黑褐,楼梯的扶手已经光洁发亮……全部的建筑没有色彩华丽、龙飞凤舞、涂金描红,更没有宫殿庙宇追求歌功颂德、祈福避祸的象征。消除了“五色令人目盲”的现代新建城市或新型农村艳丽、刺激的富裕标志。若说保持对应的图案,那就是依稀还能分辨的照壁画——娴熟单色的水墨山川,连通了固有的自然生态,让人置身于闲时的境界。把改朝换代的历史封存,把兵荒马乱的残酷掩埋,把拥挤人流的出入遗忘。家业的振兴没有浅层的推陈出新,却保持了一份素雅,镇守了一份孝道。庭院虽小,数百年不改旧貌,面对今天追逐时髦引发的困惑,让人冷静思考后寻求到了古都发展的最好答案。

徜徉时,楼上楼下每间主人打造的小室,都聚满了佳人倩影或远方游客,一张张笑颜,一个个柔态,一句句甜语,品着茶、斟着酒,尽享人生放松后的夜色。可自己不能鲁莽逗留其间,还好身边有着几位文友陪伴,为占据楼上的小室,平添几分安慰。酒吧在经营着,红灯笼在门前两边高挂着,招引着每个生长在古都间的人群,也召唤着浪迹天涯的人影在这里栖息片刻。只有这样,来南诏古都的心情才能真正地寻觅到远去的古宅里,还吹拂着唐代的清风,流动着汉时的月色,保留着清代的古椅,洋溢着今朝的酒香。

汉唐酒吧,一个犹存遗风又不失温馨的庭院。

叶子

相关文章关键词

《南诏随笔(11―15)》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