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随笔(16―20)
(十六)
要吃早点,是很容易的事,但要吃可口的早点,就有点难。
周末,匆匆转过供辰楼,疾步驰向星供楼;在星供楼南面的不远处,那就是早年就知道叫王师傅的专卖的可口的小吃铺面了。主人见我到来,知道我的习惯——吃一套。今天来得早,没过多少时间,早点就用盘子盛上来了。
感觉就是好。那大碗盛着的饵丝,汤呈乳色,油花绽放,知道这是用筒子骨熬制而成,飘着特殊的香气。另一大碗里是加了佐料的扒肉,胡椒粉炒得香辣,汤色深,露出液体外部的是黄皮,软软的;用筷子轻轻翻动,黄皮下面浸泡的瘦肉就暴露出来,还升腾着热气。将清汤里的饵丝夹少许,在黄皮瘦肉丝的大碗里渗透着味,放入嘴里,热辣咀嚼,香味可口,爽极了。
此时,不能只顾吃黄皮、瘦肉、饵丝,清汤,盘子里还配有用小碟子盛着的杂鲜,红皮脆香的花生,白色酸甜的泡菜,皱皮辣心的辣椒,短节润黄的腌菜,还有绿茶……一会儿在这个小碟子里游离,一会儿到另一个小碟子里逗留,慢慢享受,慢慢思量。
当把满碗的饵丝,腾气的瘦肉,热辣的肉汤,油花的清汤,还有四个小碟子里的配料,全部享受完毕,喝一杯绿茶,才结束早点的品尝。离开时,店主满脸笑容地说,慢走,再来。自己心满意足时,鼓腹举步,慢慢的消受吃早点的快意。
回眸时,才发现王师傅的老店,没有张扬的招牌,静静地在步行街一侧经营着。知道妙趣的人们与我一样,悄悄地又接受列队排行的等待……
(十七)
宁静笼住苍老的院落。
这是百年前的书院,如今的文华中学。考试结束,教师到外面聚集,留下我一个招生的外来人静静地守护。
没有孤独袭击心房,没有遗憾。
这是我渴望的空间,享受寂静中的灵动与博大。
小院里绿树葱葱,遮挡住阳光的灿烂,泼下一片碎影,洒落于小道的怀里,摇动着,跳跃着,明媚、欢快。
小窗没有摊开,紧紧地护守室内的安静,是孩子的笑脸展示着自己的坦诚;精心雕刻的图案,锁住曾经的喧闹,仿佛叫人猜猜故事的细节与故事的发展。
墙体有点陈旧,失去洁白的光泽,但隐隐可以抚摸体内的炽热,深藏着的古老童话,凝聚着的深邃内涵。留下圆形的门,是一张画,能触摸到画中的山水,挡住外来的杂尘,寻觅一份独特的景观。
露天下的方桌上,有点水迹,是昨夜的细雨留下的亲吻,没有张扬,只有轻轻的拥抱,洗去满身的尘埃,换来百般的洁净。一片落叶打破梦呓,无声地与之相依,积淀宁静中的幻想。
几位名人或伟人的雕塑,矗立在小草的绿茵中,面部苍老,默默无语,目光冷峻,但在无声中告诫去走自己的路,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绿草或许心有灵犀,闪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强劲生命,绽放着缕缕的芳香。
裂了干的老树,高昂着头,仰望蓝天,感受清风的抚爱。那是久远前,为陪伴主人从远方安居这里而来。主人换了又换,却墨守一首心曲,只有这里,才是安身的地方,不管时空怎样,不改矢志的意向。
窥视深深的大殿,有字,龙飞凤舞,仔细品读,原来是久违的诗人,千古传颂的铭言;有画,山水间飞瀑突现,那是养心陶情的桃园。回首时数十张笑脸迎接,照片里有的白发,有的秀美;有的眼俏丽,有的瞳闪亮;女的含蓄娴熟,男的英俊潇洒。原来等候我多时,默默地善待我的到来。
另一幢大厅里,桌子摆放整齐,仿佛昨天还进行过一次演讲,那里学子就坐,细心聆听导师的教导,是人文的,是科学的,是自然的,是生存的,心灵深处感受着一次彻底的洗礼,在人生的旅途中,慢慢激活心身的血液、沉睡的思想。
几经变幻了,周围面目全非,但唯有院落保留古老的旧貌。该说是一种庆幸,能继续传承是更大的万幸。我轻轻来,宁静的文华书院,也许心中永远不会淡忘。
(十八)
一个急弯,路向南的山中隐去,不久眼前是满目的云南松向山的高处蔓延,留下绿草间的小道引着你漫步一片更青翠的农家乐园里,这就是来过多次的象山坡。
走进小道间,天空中悬挂的太阳失去了的激情,翠竹高高矮矮相互挨着身子,围成静谧的世界。风儿吹拂时,只有片片绿叶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声音。你的脸颊会感觉到阵阵的凉爽,还有进行深呼吸时的快感。盛夏之际,小城里安居虽早晚舒适,但午休让人寝室难安,唯有到农家乐小憩,那才是最好的避暑佳境。
竹林是随小道两旁生长的,层层南北方向的小道连通着。小道的一侧,就是古色古香的小屋悄悄地躲在翠竹间。有的通过一道小门进去,眼前是一块空闲的用红砖铺成的休息空地,用矮墙围住,南北两边就是别致的小屋。屋里的墙体上三面都开着小窗,窗外清风钻入,支支竹枝窥视着室内的一切,飘来婆娑的竹影。室内有高脚的方桌,放置几把椅子。坐在其间,品一杯绿茶,那滋味就是一种超脱;或随手抓起瓜子,自如地咀嚼,那感觉就是惬意。有的小屋前没有红砖铺成的空地,却是青藤缠住窗口,进入室内,凉意袭来,坐在小屋里的草墩上,几人靠着洁白的墙体闲聊,无拘无束,是单位里或聚会时难以获得的轻松与懒态。玩起斗地主,小酒一杯一杯地灌入口中,很难叫人过早地进入醉意。笑声从窗里飘出,深山里的妙趣,真是此生时时牵挂的闲散贵地。
累了,向层层阶台举步缓冲片刻,竹林深处有一个深山中挖掘而来的引水渠,流淌着洁净的山泉,随手掬起喝进嘴里,整个身心感受着甘泉的滋润,那是小城的自来水或矿泉水无法比拟的透心凉。当然了假如你饿了,也好办的。主人已经早早准备好随山放养的山鸡、山羊,焖制成可口的美食,还有精心烹饪山菇,等待你去慢慢品尝。
酒足饭饱了,你呀就漫步到山中的云林深处吧。回首相望,农家乐园尽收眼底,竹林深深的怀抱中,是一个似无人迹光临的稍无声息地的遗忘地带,小屋象孩童曲卷困意的身子,做梦一般沉入夜色的大幕间,不久也把你带入天地一色的朦胧中,让你乐意久久地守候这象山坡农家乐散落的避暑世界的沉醉里.
喜欢这样的空间,放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接人待物无忌,一切随缘而取。
(十九)
雨越下越大,但没有阻止进山的脚步。
潮湿的路道,落足时有点柔软。满目的翠绿,从河道的深处蔓延到两边渐渐高耸的峰峦。举目间白纱般的云雾笼罩着整个山谷,人在雾中漫步,雾在行人间缠绵。雨滴的“沙沙”声和水流的“哗哗”声传来,给人温馨的快意。水声越来越大,似与雨声比拼,又像与雨声共鸣;溪涧歌唱,石上低吟,分不清哪里更清晰,哪里更悠扬。
小桥流水间,那水声传来处,清亮亮的水帘坠入眼前。一层飘过,绕过天蓝色的休闲小屋,又一层水帘扑来。层层水帘相连,最后悄悄地隐入深处的溪涧。小池连着水帘,中间环绕的水渠横向出现。小道紧靠着水渠边,无数红色的小鱼,在清澈的水中追逐。风还是吹来了,池边的垂柳轻轻地摇曳着修长的枝条。不经意间划破水面,惹得小鱼心惊情乱,抬头的瞬间匆匆然跑开。
山坡上绿树中,还躲藏着许多休闲的小屋。人在窗前,雾雨朦胧,聆听雨声与水声的变奏曲,是周末一次养心的好佳境。
(二十)
清晨,深山怀抱的小小平川——南诏故地,被厚厚的云雾笼罩着,显得几分安静和几分神奇……
随着时间的推移,云雾向上慢慢得蒸腾,映入眼帘的是故地的标志性建筑——拱辰楼,高眺的檐牙,丰实的体态,古雅而庄重。六百多年的风雨剥蚀,沧桑巨变,却岿然不动,仿佛是天上的玉阁飘向人间,给人身在仙境琼楼的感觉;我看过湖南衡山一带的古楼,那里的烟火太浓,人潮如水,寻觅不到像南诏古楼的这份安宁,始终保持着数百年的清幽,雾里婀娜多姿,浮向苍穹……
不经意中,清凉的风轻轻的拂过,缕缕迷雾升起,阳光下故地悄悄露出清晰的娇容,坠入你眼底是那九曲十八湾的红河源——阳瓜江,她从北向南蜿蜒而下纵贯平川,汩汩的山泉汇成滔滔的江水,流向遥远……就这么轻盈的一跃,银光粼粼,犹如天女的彩带,飘荡眼前,使人沉入梦呓的遐思空间。我看过西湖水的温柔和太湖水的浩淼,但断桥旁的新建筑,仿佛让人感到拥挤的无奈,而太湖的宽阔怀抱里,养殖的珍珠网,星落密布连得更远;都没有这里阳瓜江水的欢快、轻盈的美颜,与一尘不染的甘甜……
回到拱辰楼的怀抱,南北延伸的古街跳入你的视线。清一色的条石铺成,如雨后洗涤一般,无尘无迹;两旁的古民房,安静地将古城相守,突然浸入你嗅觉的是淡淡的兰香,用手抓不到,深深品味时离去,又在你呼吸的当儿涌来;我到过单行道的上海,市民居住区,窗外国旗(晒衣的景光)密布,行人小道始终是那样的喧闹,全然没有那种香气清馨的感觉;而这里百年如故兰香溢,是养心淘情的好地方……
步入蒙阳公园,那里是古迹弥布,让你流连醉心的地方,曲径通幽之间,千年的古柏与樱花矗立着,真可谓老树岁岁绿,新花年年红。
——跳入你眼中的是尊经阁,阁前高挂着“中华正气”的大扁,两侧有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已,不以祸福避趋之”。堂内古画古诗古词连成,数几年是县级的图书馆,老叟顽童都在这博揽群书,是心灵净化的最好去处;
——一旁是孔庙雁塔坊,五百多年来在清风的拂动下,不停地吟颂儒家的思想和伦理,如今仍是学子静心求知的领先区,那飘飞的银杏叶,时时让你心旷神怡……
有位云游四方的艺人,在古城里落足了。他感慨地说:数百年的沧桑看北京,千年的历史看西安;然而南诏巍山是一块宝地啊,她拥有数百年的厚重历史记录,在古城内沉积;有千年的精华在道教名山——巍宝山绽放,让人挥之不去……虽是异乡客,但魂恋南疆,天姿国色的南诏!
我理解他的体验,北京很迷恋,但风沙和严寒让人心烦;上海很华贵,但拥挤和竞争让人抑情;西藏很神奇,但那里的空旷和雪峰让人寂寥;广州很气派,但那里的高楼和噪音让人心烦;版纳很优美,但竹楼和舞蹈让人找不到原始的风貌……唯有南诏,不弃古朴、闲适的灵魂,让人心里沉醉;不甘落后,仍有与时俱进的脚步。
这里的风,四季轻轻的扑面而来,让你心旷神怡,露不出做作的笑态,却是桃园人的轻盈;这里的雨,随季而到,丝丝似银,滴滴如珠;这里的遗民享受着“朝出耕,暮入读;闲时琴三弄,渴来酒一壶”悠闲自然的生活……
每天都这么过着,雾去雾迎,我知足啦,养我心神的故地——南诏!
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