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
导读以后每年的春天和初夏,我都要采摘一些榆钱或者嫩绿的榆树叶的,让母亲把它掺和在玉米面蒸窝头或者贴饼子,或者熬粥的时候也掺和进一些,当然粥里要放盐的,这叫菜粥吧。吃来也别有风味。
1
想起榆钱就自然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故乡,想起了那些艰难的日子。
我的故乡在北方,虽然是北京郊区,但也是靠近山的地方,小的时候算不得富裕,一般的年份日子还说得过去,粮食不够吃是经常的,特别是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榆钱已经是很不错的食物了。但是那时候村子里榆钱都被人捋光了,榆树都是光秃秃的。
榆钱实际上就是榆树上开的花,当然也是在春天里开花的,一般在四月份正是榆钱长出的季节;榆钱凋谢以后就长出榆树叶子。
其实在那个困难时期,能够保证天天蒸的窝头掺上一些榆钱就已经很不错了,虽然村子里有那么多榆树,但是挨饿的人多啊!榆树是很容易生长的,每年榆钱凋谢落在地上,很快就会长出很多的小榆树苗,一片连成一片。
印象最深的是我四五岁的时候,那时候我已经记事了,家里的院子很大,有好几棵榆树,高的我够不着,院子南侧井台旁的那棵不大不小的榆树,上了井台再爬上矮墙,我是能够把它所有的树枝够到的,所以这棵榆树被我剃了光头,甚至后来又长出新芽,又被我消灭了。当然我是直接去捋,直接塞在嘴里,肚子饿啊!这棵不大不小的榆树在那一段时间里成为为我提供零食的仓库。
2
即便是过了几年,日子好转一些了,也断不了吃榆钱的。蒸窝头,贴饼子,玉米面掺上一些榆钱,再放些盐,比纯玉米面的好吃。榆钱没了掺榆叶也不错,榆钱、榆叶本身不苦,不像其他的树叶的苦,必须用开水煮后浸泡,才能把苦味去掉,而榆钱、榆树叶就省去了这些麻烦。
以后每年的春天和初夏,我都要采摘一些榆钱或者嫩绿的榆树叶的,让母亲把它掺和在玉米面蒸窝头或者贴饼子,或者熬粥的时候也掺和进一些,当然粥里要放盐的,这叫菜粥吧。吃来也别有风味。
不论是生活清贫还是生活好了的时候,能够吃到榆钱也是一种享受,这让我享受到乡野生活的气息,感到生活的快乐。当然也让我永远忘不了母亲,母亲的伟大与坚韧;也忘不了那个清苦而快乐的童年。
3
这么多年过去了,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一切都可以说天翻地覆的;我们再也用不着为吃饭发愁,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那艰难的生活,忘记自己的故乡和母亲,忘记我们生命中那最初的阶段——虽然艰辛,却也感到幸福和快乐。
榆钱这个东西在我们北方是常见的,即便现在也不希奇。但这么多年没有吃了,还是很想再品尝一番的。遗憾的是母亲早已不在,那么喷香的榆钱窝头和榆钱贴饼子只能留作美好的回忆了。我断然是做不出来那种味道的了。
这些年乡下也开办了一些农家院,即使有不少称为“农家饭”,但味道确实差多了,现在真正会做以前那种味道农家饭的人已经不好找了。大概他们连榆钱都不是很清楚了。我去过不少的农家院,也吃过那里的农家饭,还没有见过用榆钱做的窝头和贴饼子,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现在想弥补这个遗憾也是很难的了。
说实在的,真想在来年春天的时候回乡下老家一趟,亲自采摘榆钱,烧柴灶,自己贴饼子蒸窝头,就在自己家的院子做,就着地里现摘的蔬菜和刚拔的大葱,沾上自制的黄酱,那味道才是正宗的农家饭呐!这也算是对故乡生活的一次重温,对童年时光一次快乐的体验,对母亲一次深深的回忆吧。
2007.12.16晚22:12
[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