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听“张军长”讲课

听“张军长”讲课

2013-10-24 11:15 作者:赵春华 阅读量:32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张军长”给我们讲课,主要是通过自己主演的几部影片人物的塑造来展开的,讲了自己塑造的几个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不同感受和不同经历,演过“张军长”了,又演徐鹏飞,不能不说对自己是个极大的挑战。

八十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那时候才二十几岁,青春的梦想很多,喜欢的东西多,喜欢唱歌、喜欢朗诵,也喜欢表演。因此参加了不少业余艺术培训班的学习。听课的费用也比较便宜,听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课,才花五块钱,并且都是名人艺术家来讲课,现在看来机会是很难得的。

记得当时每天下班以后没有什么事,自己一个人住在学校里,时间那么多干什么呢?呆着又没有意思,干脆去到外面听课吧。就到西城区文化馆去听课电影表演方面的课,文化馆离学校不很远,坐上电车有十几分钟到了。

几个晚上的课都是著名电影艺术家项坤老师主讲,他主演过电影《南征北战》、《烈火中永生》、《停战以后》等,塑造了反派人物张军长、特务头子徐鹏飞等鲜明的艺术形象,给广大电影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区级的文化馆,为什么能够请来这样一个大艺术家利用好几个晚上来这里讲课呢?那时又没有什么钱不钱的概念?即便讲一次课也是给不了多少讲课费的,更何况每个学员的听课费才五元。原来“张军长”的儿子项智力在西城区文化馆工作,我知道他曾经在一些电影里担任过重要的角色,如《山城雪》、《生活的颤音》等。他把自己的父亲请来为我们讲课。儿子在台上主持,父亲“张军长”站在一旁,身材魁梧,精神不错,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通过儿子的介绍,才知道老艺术家身体并不是很好,有心脏病。

“张军长”开始给我们讲课了,说话的底气不是那么足,这大概跟他的身体有关。我们想到老艺术家的不容易,如果不是自己儿子的强烈要求,他也不会出山给我们讲课的。当然他还是因为有那么多喜欢表演的青年人,喜欢他的缘故吧?那时候讲课也不是为了钱啊!毕竟老人家从北影厂的宿舍到北京的西单,也有不算近的距离呢,一个晚上好几个小时都在外边,回到家时间也就不早了。不像现在自己有车子,车接车送,比现在的明星大腕真是没法比呀!

“张军长”给我们讲课,主要是通过自己主演的几部影片人物的塑造来展开的,讲了自己塑造的几个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不同感受和不同经历,演过“张军长”了,又演徐鹏飞,不能不说对自己是个极大的挑战;因为“张军长”的形象塑造得相当成功,人们都认为项坤就是“张军长”,“张军长”就是项坤。再演国民党就不能演得跟“张军长”一样了,一样了就失败了。项坤老师在给我们讲他塑造徐鹏飞的困难和苦恼,讲了自己是怎样下功夫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讲的都是自己亲身的创作经历,听起来很亲切。

在这之前,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看了多少遍电影《南征北战》,始终也没有看够看烦,特别是喜欢项坤老师塑造的“张军长”形象。有一次到村子外的一个疗养院看电影,要下雨了,演了一会儿,又挪到礼堂去演,演的就是自己看了无数遍的《南征北战》。疗养院离我们村也就二里路的样子,电影还没有演完,外边就下起了大雨,特别大的雨。听人说,外面的雨水有齐腰深,回家是回不了了。疗养院就安排我们村子里来看电影的人睡在礼堂里,他们拿来了床板和被褥,被褥不够就拿来稻草毡子,在疗养院的礼堂呆到第二天才回家,就是为了看电影《南征北战》,特别是看“张军长”。那时我才12岁。

听“张军长”讲课,是我第一次见到项老本人,也是最后一次。如今项老走了,但他塑造的“张军长”的形象永远留在我的心中,留在了广大影迷的心中。

2009.2.27晚17:33

[叶子]

相关文章关键词

《听“张军长”讲课》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