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张二奶奶

张二奶奶

2013-10-23 19:22 作者:赵春华 阅读量:46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历史就是这样,没有经历跌宕起伏的年代应该是一种幸运,即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更长一些岁数,能够多看看世界一眼。比如说我爷爷,他六一年就故去了,没有赶上十年文革,这是一种幸运。

张二奶奶是我们队的五保户,别看她是五保户,却是一个十分富态的老奶奶。一看就十分有福相。也多亏了生产队照顾得好,吃喝不愁,即使在多么困难的时期,队里苦了谁也不能让五保户张奶奶受苦。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饭的时候,谁家接不开锅,饿着肚皮,张奶奶家里也不缺吃的。

那个时候还没有敬老院,二奶奶就住在我们家北边五十米远的一座四合院,那座四合院其他的房子都租出去了,二奶奶也可以收一些房租,虽然房租不多,但也还算有那么一些零花钱的,粮食和煤都是生产队供应,二奶奶的生活那时属于富足的那一类,这样生活的人在我们这一带还比较少见。

我小的时候,二奶奶给我的印象就像个地主婆,不象是一个农村老太婆,看样子就没有下过地干过活。可是出身却挺好,纯粹的贫农出身,这倒让我感到很奇怪。她不像是苦出身的人啊!她很神,据说还能够看一些小病小灾的,有那么一点儿巫婆的味道。

其实二奶奶人不错,老街坊们也很喜欢她,尊敬她,因为她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哪家找她看一些小毛病什么的,从来都是乐于接受。不管是否真的能够治病,但人们还是迷信她,好像不找二奶奶去看病是找不着别人的,找别人也不放心。所以附近的街坊都来找她看一些医疗站看不了病的,二奶奶也就自然成了神人。

张二奶奶乐于助人,自然也得到了众街坊的帮助,她又是孤寡老人,买个东西推个煤什么的,都由街坊的后生们给帮助做了,谁家的大人不吩咐自己的孩子:去,帮助你二奶奶买煤去!去!帮助你二奶奶磨面去!去!帮助你二奶奶打酱油去!……虽然是孤寡老人,但是一点儿也不孤单,真是福气!二奶奶家从来也不冷清,总是门庭若市,人来人往,很有生气。都是二奶奶的为人好啊,有好人缘啊!

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脖子底下有个包,我并没有在意,有一天母亲摸着我的脖子:怎么有个包啊?我两岁的时候脖子底下长了个大包,开了刀,可能是母亲比较敏感,是不是又复发了呢?赶紧去找二奶奶看看。这样就到了二奶奶家,二奶奶又是摸又是揉,后来还吹吹脖子这个地方,这么来了几次,后来脖子底下的包居然消失了。当然当时也没感觉到有什么疼痛,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其实看不看也是无所谓的,不疗自愈的了。

母亲是十分佩服二奶奶的功夫的,说;多亏了你二奶奶,把你的包给治没了。还不谢谢二奶奶?快点儿谢谢你二奶奶。没什么说的,这以后母亲总是叫我帮助二奶奶去干活,什么买煤、摸面、摇煤球,帮助二奶奶干了好几次。这也叫答谢恩人嘛!

二奶奶是生产队里唯一的五保户,大概到了我三年级的时候故去了,这样母亲让帮助二奶奶买了两年的煤,那是文革之前的事儿了。如果二奶奶不是在文革之前故去的,赶上文革命运就不好说了,红卫兵非查查二奶奶的身世的,因为二奶奶的身世确实是个迷,是有理由怀疑的,因为二奶奶确实不像农家妇女。

历史就是这样,没有经历跌宕起伏的年代应该是一种幸运,即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更长一些岁数,能够多看看世界一眼。比如说我爷爷,他六一年就故去了,没有赶上十年文革,这是一种幸运。有的则赶上了文革,在文革的初期被村里造反派打死了,死得很惨,最后只能被一张破席子草草埋葬了。

历史就是这样,既是幸运的,又是惨烈的;躲得过去的就躲过去了,但是十分的不容易,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惨剧发生之前安详地死去。二奶奶就是这样一个人。据说她故去的时候确实很安详,她觉得自己走的正是时候。

2008.1.1.20:30

叶子

相关文章关键词

《张二奶奶》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