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月历牌
导读十年了,我没有忘记母亲,总是经常地想起母亲,特别是夜晚的时候,劳累了一天了,这些年的生活压力这么大,想起母亲感到轻松了很多,总觉得母亲还没有离开我们。
1
我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时候开始买月历牌的,母亲生下我的时候已经快40岁了,我记得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有月历牌了,但是我敢断定:我没有出生的很多年前母亲肯定是年年要买月历牌的。当然我出生以后每年都是要买的。
月历牌是一本百科全书。虽然母亲文化不高,接近文盲,即使五十年代参加过扫盲,也认不得多少字;但是对于看月历牌是很清楚的,今天是什么日子,处在什么季节,每天撕下一篇,每天还要翻翻,看看什么时候谷雨,什么时候清明,什么时候种瓜,什么时候种豆,什么时候端午,什么时候数伏,年复一年,节气这个东西已经在母亲的心里滚瓜烂熟了。
2
由于家里年年都要挂月历牌的,我对月历牌也是相当熟悉、相当有感情了;也从月历牌上了解和学习到不少的知识。特别是小时候,对月历牌更是情有独衷,尤其是春节之前的一段时间,天天翻月历牌,天天掐着指头算,算算还有多少日子过春节,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春节,能够吃上猪肉馅饺子,白生生的大馒头和猪肉炖粉条,能够穿上母亲给我们做的新衣服新鞋子,还能够买些爆竹,当然不是红鞭炮就是二踢脚。
后来长大了一些,上中学了,再看月历牌也不光是为了过年了,平时看看也是为了家里园子里的一些活计,毕竟大了,也知道我家里干一些事情了,逐渐对过节的兴趣减弱了一些。
家里的院子很大,是不能闲着的,总要种一些东西的,除了粮食,像玉米、小麦和白薯,还要种蔬菜的,各种各样的蔬菜都要种的,自产自销,不用花钱去买了。除了院子的地需要耕种,村子边上还有一片自留地,主要用来种粮食的。既然种地就离不开节气,所以一定要对节气非常清楚,什么时候种什么都要心里有数,不能错过节气。
3
母亲总是提醒我:快到节气了,该准备种什么了。我一看月历牌,说:是呀,该秧苗了或者该买什么种子了。总之是不能过了节气的。
家里的地从每年的四月份一直到十月份都是忙活的,这段时间对节气的关注是很重要的,什么时候秧黄瓜西红柿,什么时候种萝卜和白菜,当然种麦子是秋分,玉米大概是清明前后了。
通过月历牌了解了很多的知识,特别是农业知识和节气知识。应该说这些知识是母亲给的。
当然月历牌也是我们生活的晴雨表,什么节气考虑什么事,什么节气吃什么,什么节气穿什么,母亲考虑的都是很周全的,从来也没有拉下过。春节之前,二十七,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母亲总是在春节之前就很忙活,摊咯吱,磨豆腐,炖猪肉,酱猪头;把过节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节前还要发豆芽,预备立春吃春饼用。到了端午包粽子,到了立秋贴秋膘,母亲都是想得到的。天热了凉了的,母亲又该琢磨给我们换衣服了,扯几尺布,该做新的做新的。年年都是如此,生活就是这样。母亲始终也没有离开过月历牌。
4
母亲晚年的时候,特别是患了半身不遂的那四年,天天不是躺在床上就是坐在床上,也没有忘记让我们年年为她买月历牌。不像以前挂在墙上了,就放在自己的枕头边上,为了看着方便。母亲患病的那几年,除了不能下地活动,吃饭睡觉脑子都没有问题,和没有生病的时候一样,到了什么日子就吩咐我们,该过节了该买什么东西了,我们也是忘不了的。
母亲一生病,老家的事情就照顾不过来了,我们也无暇照顾;院子也就自然荒芜了,什么节气不节气的,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种什么了。但是节气我们是忘不了的。家里还有几棵果树,有杏树、枣树和柿子树,到收获果实的时候我们就要去摘的,到了芒种就摘杏子,到了阴历七月就摘枣,到了阳历快11月就摘柿子。母亲总是在病床上提醒我们不要忘了。
母亲走之前的几个月精神显然不行了,精神比以往差了很多。母亲是十年前的九月初去世的,大概在五月份的时候精神就已经不是很好了。我看得出来,那年的五月份以后母亲的月历牌就没有怎么往下撕,原来是每天都要撕的,过一天就撕下一篇。
母亲去了,她不会再去亲手撕月历牌,但时间还依然向前,转眼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十年了。
5
十年了,我没有忘记母亲,总是经常地想起母亲,特别是夜晚的时候,劳累了一天了,这些年的生活压力这么大,想起母亲感到轻松了很多,总觉得母亲还没有离开我们。
没有了母亲,不再能给母亲买月历牌,但是这十年我一直没有断过买月历牌,也算是给母亲买的吧,自己也看着方便。我把月历牌挂在厨房里,每当做饭的时候就抽空翻翻,看看节气,看看日子,每当翻看月历牌的时候就想起了母亲,母亲的音容笑貌仿佛依然在眼前。
2007.12.15晚22:00于右安门家中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