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气息可安魂
天上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零落的一丝儿雨滴打到面颊上,有丝丝儿凉意。我将女儿送到了幼儿园后,然后自己慢慢地骑着车子,去买早点儿吃。
山里的生活让懒惰的本性弥漫到了我的骨子里,更可能是灵魂深处。在峨眉山下有很长的时间了,而我竟然从没有爬到山顶过。美景在旁,竟然连出去逛逛的心情都没有。买了几个包子,啜着豆浆,寻思着还是去黄湾的乡村里转一下。
风景区的道路条件极好,都是沥青或者混凝土路面。沿着往接引殿方向的公路骑行,路边的景色处处都显出了春意盎然。迎春花挂在竹篱笆上,象一串串金色的铃铛;油菜花已经开过了,结满了青绿色的荚子。有些豆角攀爬在架子上,也开着紫色的花朵。晃晃悠悠地骑着车,一点儿也不赶时间,也不想着要看什么,只是想融入到这自然当中,让自己成为春的气息中之一部分。/
沿途三三两两的村民,站在公路两旁,悠闲无比。有说有笑地谈着些什么,还有一些老人,在不慌不忙地赶着路。一位老人在我骑车返回来时,对着我很温和的一笑。想来过了知天命年龄的老人,更懂得如何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善意,而不是像我这样一直抱怨生活的不平吧。
窄窄的乡村公路中,两边都是土地。有各种蔬菜,卷心菜、土豆等等,最多的还是油菜。也有一些秧田,还有一些土地放荒着。南方的人家都是稀稀拉拉地分布在山水之间,房子的坐向也不像北方非得讲究一下坐北朝南。许多家都养着狗,不过这狗也悠闲得很,对于我这个陌生人,根本就不屑一顾,不知道它在凝视着什么。许多农家没有院子,两家人之间只有一道很矮的墙示意一下界限。每户人家的房子旁边都有着绿色植被,最多的是竹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莫非都是南方人家的座右铭?听闻着鸡鸣犬吠之声,恍若临了桃花源一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也许心中一直有着桃源情结,在这熟悉的乡土气息之中,我感觉自己本就应该属于这土地,属于这乡村,而不是那灯红酒绿的城市。樵夫钓叟,山翁渔父,“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携美归隐,显然是一个遥远而不可实现的梦,不过,独居于山林之中,显然却不是什么困难的问题。甘于平淡,安于苦寒,好像也没有什么。本是草莽之人,出于草莽,归于草莽,才是天命使然。精英,也许有,奢华却于我无涉。懒散,而厌倦那种时时戴着面具,计算着话题措辞的生活,逢迎谄媚的面孔,想起来就让人恶心。“不要站在我和太阳之间”,怎么不让人击节叫好呢?
甘于平淡,也需要一种勇气。
雨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