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呼爱情
编者按满腔爱恋无需细述,拨通电话,三言两语,更适合当今信息社会速战速决的方式,几分钟可以搞定的事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语言?而作者似乎更偏向于传统,那样才显浪漫,亦才有风情,你赞成吗?请点击阅读《传呼爱情》
信物始于哪个年代,似乎早已无从考证。一块顽石,一方丝巾,一缕青丝,甚而一把折扇,都托付了无数痴情人儿的心事一片,那传情的鸿雁也飞过了岁月沧桑,穿越了风雨凄迷。
昔日不再。人们早已失却了静夜倾听雨打芭蕉的闲逸之心。行色匆忙间时常甩出一句:“有事Call我”。自然,一腔爱恋也无暇细述,那就或数字或中文地通过传呼台呼唤你的另一半吧!尖锐的哔哔声,冷冷的显示屏,诉说的还是那古老的主题吗?
无端地也就多了几分感怀,常兀自遥想那些久远的红尘往事。东南飞的孔雀、化蝶的梁祝,仍时时在梦中翩然起舞。更有那杨柳岸衷情倾诉,梧桐树春心托付,千里遥远寄相思,望断天涯路。难以成眠的夜,或抚琴一曲,小桥人家亦好,高山流水也罢;或吟诗一首,无论李白之风,抑或清照之调。若有朗月相照,树影婆娑,纤纤玉手还可把盏研磨寄意山水。及至四目相对,你侬我意脉脉含情,絮絮切切诉与郎君佳人那淋漓心事。
于是再无人可从遍布的传呼台密密织就的天罗地网中挣脱开来。无须柔肠百转,凄泪清婉,只消拨响那十个阿拉伯数字组合而成的号码即可。或甘如醴或淡如水的话儿穿过长长电话线在耳畔想起,那样的失真与陌生,竟不再害羞、动容,没有了捧读素笺时的会心一笑,没有了日后翻出反复品味的怦然心跳,只仿佛南飞的大雁了无痕迹,尽管它已飞过。
爱,岂可传呼。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