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角落里的功臣

角落里的功臣

2013-10-23 22:23 作者:赵春华 阅读量:30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韩老从部队下来后一直在上海郊县的农村担任小学教师,那是上海郊县一个相当偏僻的小村子,学校不大,大概除了校长就是他了,他什么课都教,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这些课他全担起来。

二十多年前我认识了韩老,那是一九八四年,我调到一个国营大公司搞职工教育工作,因为那里准备办中专班,正是需要老师的时候,我又有学历。那时候国营商业企业学历高的人并不多,正是招兵买马的时候。

教育科和职工学校没有几个人,科长给我一一介绍学校的同事:这位是韩老师,是管教务的。其实教务就韩老师一个人,也相当于教务和后勤,连上下课打铃的事情他都要管的,也是总务吧。这样我就和韩老认识了,我们一些年轻的老师不喊他韩老师,都习惯喊他韩老。

这样我们一直称他韩老了。韩老师是很老实的一个人,话也不是特别多,什么也不争竞,为人不是一般的低调,而是太低调了,从来也不张扬自己什么,所以叫他“韩老实”也比较合适。

韩老大概快六十岁了才来到公司,这么大岁数还调动工作?来到公司以后过了一段时间我才听到有关他的一些经历。他是统战对象,有功之臣。从上海调到北京,上边一个指示,不收也得收。当然这主要是韩老的老婆的功劳,没有她东奔西走,不断地找中央、找市里,找韩老的战友,他是不可能调回北京的,调进我们这个公司的。韩老的老伴没退休之前也在我们公司,退休后儿子来公司接班。他的老伴嘴是厉害的,没有她的努力,她的打拼,甚至多少次上访,与那些官僚吵架甚至打架,就不会有韩老的回京。

韩老从部队下来后一直在上海郊县的农村担任小学教师,那是上海郊县一个相当偏僻的小村子,学校不大,大概除了校长就是他了,他什么课都教,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这些课他全担起来。一个人就这样在外面很多年,一个人惯了,他自己感到这种生活:悠哉,悠哉。八十年代前的两年中央统战部和海军在寻找韩老这个人,一直没有找到,也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就是他老伴也不知道他在哪儿,是否还活着?由于韩老是江苏泰州人,他老伴也是江苏人,老伴回到南方多次打听,才通过别人知道了韩老的一些信息,是上海教育系统的人透露的,说郊县的一所小学有一个老头,很像韩老这个人。不行可以去看看是不是。韩老的老伴到了上海郊县的那个小学,一看还真是。他老伴哭了扑到他身上:你这个王八蛋,没良心的,你让我找得好苦啊!你连家和孩子都不要了,一个人在这里躲清静来了。你跟我回去,跟我回北京。韩老说:要回去你回去吧,我不回去。我一个人在这儿挺好。

韩老有韩老的考虑:一个是这里的孩子离不开他,基本三分之二的课他教,他走了,这个学校也垮了,哪个老师愿意来这个偏僻的地方啊?这是他不想走的主要原因。再有他也舍不得这里,更舍不得这些学生;他也舍不得这种生活,他自己一个人过惯了,喜欢清静,早已经不习惯家庭生活了;并且当时老伴与他离婚,也让他彻底失去了对婚姻的希望,自己的老伴都背叛自己了,没有你,我一个人过得更自在,我用不着别人管自己。

这次上海郊县之行,韩老的老伴是失望而归。但是她相信:我一定让你回到北京,让你回到孩子的身边,看看你自己的儿子。

韩老他们两口子因为文革的原因离过婚,落实政策后又复婚,大儿子对韩老没什么感情,小儿子(在我们公司的那个)感情还可以。他老伴又一次来到上海郊县,这回她把的小儿子带来了,儿子已经十八了,韩老见到自己的儿子不认识,他老伴说:这是你儿子小青。而他却叫:小朋友。老伴生气地说:什么小朋友?这是你亲儿子。当然韩老有韩老的疑惑,毕竟离家那么多年,这期间自己的老婆又同别人结了婚。小青不记事的时候,韩老就离开了家,以后一直没有消息,他已经记不清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样子了。当他见到了自己的父亲,不知道说什么好,母亲说:这是你爸爸,快叫爸爸啊!孩子叫了一声“爸爸”说:爸爸,咱们一起回家吧,一起回北京。韩老哭了:好,孩子,咱们回家。

虽然回到了家,回到了北京,但韩老一个人惯了,不是天天都回家的,很多的时间都是住在单位的学校里,因为我当时没有结婚,也天天住学校,看见韩老总是在忙碌,有空的时候就练习书法,我说:韩老,您又写字呐!韩老总是这样说:陶冶情操,陶冶情操。每天早晨我们在楼道相遇,韩老总是和我打招呼,右手一扬,像行军礼的样子:小赵老师,你好。我说:韩老,您好。

我们说韩老是统战对象,有功之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我才逐渐了解到:他是国民党重庆号巡洋舰起义中的重要人物,当时在邓兆祥的指挥下,他们几个上等兵把为首的负隅顽抗的分子绑起来了,逼着他们投降,把重庆号按照预定的方向开,回到了共产党和人民的怀抱,沉重打击了蒋介石打内战的气焰。

韩老出生在江苏泰州,家庭比较殷实,哥哥就是国民党空军的飞行员,他本人也是在英国皇家海军留学过的,他们当时去英国学习的人都成为国民党海军的中坚,起义后又成为我人民海军的创建基础,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建国以后,重庆号起义的官兵,包括韩老本人,不是在我人民海军领导部门做指挥和参谋工作,就是在各大海军基地做领导工作,很多的人都是海军院校的领导和教授教官,韩老就是从海军院校教官的岗位被迫下来的,那都是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啊!

我有幸与韩老结识,也从他嘴里掏出一些东西,但毕竟很少,很多都是听别人讲的,他这个人从来不愿意多说什么,特别是自己的过去。他是比较倒霉的但又是幸运的,很多的战友都成了将军,后又被迫害致死,即便没有迫害死的,由于过去受了那么多苦和冲击,身体不行了,没有几年就病故了。他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同学,有不少跑到台湾去的,不是国民党的中上将就是中将。他什么也不是,但他还健康地活着,身板是那样笔直,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军人,除此之外,他身上没有一点军人的特点了,特别是性格更像是一个退休的小学老师。是的,他没有对自己以前的东西看得多么重,也没有把自己经历的和得到的不公正待遇看得多么重,他认为自己还活着,并且很快乐,这就已经足够了。

与韩老接触了两年,他退休了。退休后又见到了他,那是因为晚上他一个住一个地方,并不与家人住一个地方,他已经习惯一个人了,那天他自己在家里喝了些酒,在屋子里摔倒了,脑血管破裂,校长和我一起到急救中心看他,并把他转到康复医院。看他的时候他微微地睁开眼睛,吃力地说:小赵老师。我点着头,他笑了,笑得那样和蔼,那样慈祥……

2008.2.1晚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角落里的功臣》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