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久违了,收音机

久违了,收音机

2013-10-23 18:59 作者:笔行无疆 阅读量:31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近日一个偶然的机会,于翻箱倒柜之中看到了收音机,便想起了它的种种好处,于是拿出来,拂去尘埃,装上电池,又响了起来,失而复得一般,倍感亲切。

买上两节电池往里一装,搁置多时的收音机又哇啦哇啦地响了起来。听新闻,听音乐,听广告信息,听天气预报,如果听到熟悉的歌曲,免不了跟着哼上几句,其乐也融融,似乎又找回了当年的感觉。

小时候喜欢听收音机,可上千口人的村子竟没有一台像样的收音机。那还是我们老师学着用木盒子自己组装了一台“半导体”,鼓捣来,鼓捣去,偶尔鼓捣成了,也会哇啦哇啦地响起来,夹杂些吱吱啦啦的声音。

到了70年代中期,我已经参加了工作,仍然没有能力买一台收音机,只有羡慕别人的份儿。有一段时间,大概有好几个月吧,我借了朋友的收音机,上海产,凯歌牌,长短波段都有。白天听,睡觉听,听着听着进入梦乡,又听着听着迎来东方的曙光。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段从收音机里学到了不少知识,有些竟会受益终生。学习,娱乐,欣赏,全都有了,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文学节目,青年节目,体育节目,阅读和欣赏节目,常令我神往,使我陶醉。那段时间正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所以常听到《长征组歌》,那歌词,那旋律,深深吸引着我,好多段落至今仍能熟练背诵,还能单独吟唱,其中《过雪山草地》一段还曾登台参加过大合唱:“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文学节目中的唐诗宋词、古代散文,有朗读,有分析评讲,听这些内容实在是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听歌曲也是我的一种嗜好。当时文艺萧条好歌不多,常能听到的就是《洪湖水浪打浪》等为数不多的几首电影插曲。我觉得,要是每天早晨能听一首好歌会使人在这一天里轻松愉快,精神抖擞,力量倍增。

傍晚时分,收音机里常播放豫剧《朝阳沟》,我不忍独自欣赏,于是就把收音机拿到大门口,音量开到极限,好让周围的群众以及过往行人一同欣赏,收音机周围围着一群人。

听得多了,播音员的名字也能准确分辨。夏青,方明,东方,葛兰,宋世雄……特别是夏青,音质浑厚,感情丰富,节奏明快,为亿万听众所喜爱,有许多重要新闻都是由他播出的。人说他40年不曾播错过一个字。

为了准确掌握节目的播出时间,总是从报纸上找来中央台和省台的节目时间表,裁下来贴在墙上。

到了80年代,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收音机,而且收录两用!价值200多元的红灯牌收录机是我家庭中最贵重的财产了。它伴我度过白天黑夜,走过冬夏春秋。为了便于携带,我又花去15元钱买了一台小收音机,经常带在身上,可在一次干活时不幸摔坏,无法修复。后来又买了一台,就是现在带在身上的这台。

家里有了彩电之后,收录机已成了搬家的累赘,曾经珍爱的小收音机也不知搁置在哪儿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54厘米的彩电又换成了74厘米的,更把收音机彻底遗忘了。

近日一个偶然的机会,于翻箱倒柜之中看到了收音机,便想起了它的种种好处,于是拿出来,拂去尘埃,装上电池,又响了起来,失而复得一般,倍感亲切。早晨醒来,未起床先打开它,听听有什么重要新闻,云南旱情是否缓解,世博会进展情况,还有国际新闻,外事往来,等等。起床后随手带上,窗台上一放,边洗脸吃饭边听收音机,两不耽误,事半功倍。电视机哪有这等好处?而且听起来专注,容易记忆。在家听,出门散步听,获得各类信息,获得好的心情。月初出远门,归途中,旅友们似有疲惫,我打开收音机,京剧《沙家浜》三人斗智对唱给大家带来轻松,驱赶了疲劳。

久违了,收音机!

蝶恋花

相关文章关键词

《久违了,收音机》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