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角色错位酿就悲剧人生

角色错位酿就悲剧人生

2013-10-22 13:18 作者:张金平 阅读量:41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霓裳羽衣》是唐代大曲中最典型的“道调法曲”(因夹杂道家神仙思想而得名),由“散序”、“中序”和“入破”三部分组成。“散序”采用独奏、轮奏手法,旋律舒畅悠扬;

做自己最适合做的事情,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这种选择有利于成功。但人生道路有时由不得你自己去选择,别人指好的路你不走有时还不行。这是人生的悲剧,角色错位酿就的悲剧。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被称为“昏君”的皇帝,如京剧《宇宙锋》中那位听信权臣指鹿为马的秦二世胡亥;有“昏愚不辨菽麦”却当了十七年皇帝的晋惠帝司马衷;有终日饮酒酣睡,人称“睡王”的辽穆宗耶律?;有常偷偷溜出皇宫去妓院嫖娼的明武宗朱厚照,即戏曲《游龙戏凤》中的正德皇帝;有二十年不理朝政,只在后宫求长生不老之术的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有沉溺女色专宠杨贵妃而引起“安史之乱”的唐玄宗李隆基;有生活奢靡放纵奸臣蔡京误国终为金兵俘虏的宋徽宗赵佶;等等。他们当皇帝可以说是不成功的,是他们的无奈与悲哀。

这些人中,有的的确昏庸无能。比如东晋有位晋安帝司马德宗,本是个白痴,“凡所能止,皆非己出”,竟然当了23年皇帝,朝政自然混乱。

不过,有些人还是蛮有才华的,只是角色错位才酿成的人生悲剧。如果他们当初没有当上皇帝,而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施展才华,历史或许会赐给他们一顶桂冠,而不是一个“昏君”的骂名。

就说唐玄宗李隆基吧。《旧唐书》称他“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用现如今的征婚广告语言来说,称得上容貌英俊,身高一米七零以上,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玄宗精通音乐舞蹈,是个行家,且勤于创作,一生编导创作过不少歌曲舞蹈,最为著名的是流传至今的大曲《霓裳羽衣》,既是一首大型交响音乐曲,又是一首优美的大型舞曲。

《霓裳羽衣》是唐代大曲中最典型的“道调法曲”(因夹杂道家神仙思想而得名),由“散序”、“中序”和“入破”三部分组成。“散序”采用独奏、轮奏手法,旋律舒畅悠扬;“中序”为清脆的抒情慢板;“入破”为全曲高潮,音乐如跳珠撼玉,急促有力,快结束时音乐突然转慢,奏出一个响亮舒扬的长音,是一个独到的艺术处理。在编创这曲的时候,唐玄宗还编导了与之相应的舞蹈,组织宫廷里的歌舞伎演出,并让宠妃杨玉环表演其中的独舞。由于《霓裳羽衣》充满艺术魅力,杨玉环舞技高超,整个演出十分精彩,惹得著名诗人白居易挥笔写下一首《霓裳羽衣舞歌》的诗。就凭这支名曲,唐玄宗就该享有“著名作曲家”的尊称。

宋徽宗赵佶在历史上的评价是比唐玄宗更低的。《宋史》指责他“疏斥正士,狎近奸谀”,“怠弃国政,日行无稽”,“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将他作为“著以为戒”的反面教员才立传的。不过,赵佶却有书画擅长,尤以“瘦金体”书法著称于世。他的行书“结体修长,笔姿瘦硬挺拔”,自成一家,别有风格,为中国古代书法中的珍品。如果他不当皇帝,大概也会与王羲之、怀素的名字一起,排列在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名单上。

西汉的汉元帝,重用宦官石显,弄得国运日衰。但他通音律、善琴瑟,写得一笔极好的字。他的“飞丸投鼓”堪称天下一绝。“飞丸投鼓”就是把鼓放在三丈之外,他投丸击鼓竟与乐队演奏的节拍丝毫不差。南北朝时期的齐朝皇帝萧宝卷,虽然治国无能,却是天下少有的杂技高手。明熹宗信任宦官魏忠贤,但他却是一位能工巧匠,他制作的小型阁楼,其构思之巧妙、制作之精良,令能工巧匠们叹为观止。像宋徽宗、明熹宗等人,如果不当皇帝,也许会出几个史册上留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然而他们偏偏做了皇帝,才非所用,终致误国毁业。

至于那位以词名世的南唐后主李煜,在皇帝宝座上,是多有微词的,史书载他“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屠,为高谈,不恤政事”,既不能任用贤能,又不能整军经武,最后当了宋朝俘虏,鸩毒而死,也属昏君之列。不过,史书也说他“善属文,工书画”,“精究六经,旁综百氏”,“洞晓音律,特别雅郑”,看来是个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艺术家。的确,他写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等等名篇名句,至今依然脍炙人口,叫人赞绝,将他称为“著名诗人”是当之无愧的吧!

这些人如果他们不当皇帝,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或许会为中国的文学艺术增添更多的不朽财富。可惜,历史却将他们推上了皇帝宝座,这是一种历史的误会。然而,历史往往一再重复地制造着这种误会。

但愿这种误会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成才越少越好。

(注:文中部分文字引用崔合美先生的《假如他们不当皇帝》一文,见《随笔》1991年第二期,特别致谢!)

叶子

相关文章关键词

《角色错位酿就悲剧人生》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