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桃花源边笔架山――桂林风光(十三)

桃花源边笔架山――桂林风光(十三)

2013-10-24 00:16 作者:艺璇 阅读量:43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陈宏谋自幼刻苦攻读,立志为民救世。雍正元年他中了进士,毕生为官。他为官期间,清正廉洁,任官四十八年,历经十二省,为民谋福,政绩卓著,深受黎明百姓爱戴。

自从晋代文学家、诗人陶渊明写了一篇千古传颂的《桃花源记》以来,无数完美主义者就不断追寻心目中的美好乐土——桃花源。今天早晨,导游说带我们旅游团去陶渊明生活过的故居,游客们一个个神采飞扬,脸颊上像绽放了三月的桃花一样美。我从小就敬仰陶公“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和他的文学修养,我一直不知道他曾生活在桂林阳朔,一个奇峰秀水间。今天前去游赏,我的心里真的想唱歌。

果真像陶公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古桥、流水、田园、老村与水上民族村寨融为一体,山是绿色的,水是绿色的,地是绿色的,田野是绿色的,绿意沁人。那杂岸的桃花,芬芳的野花,缤纷的落英,醇朴的民风,相映生辉,野趣横生。极目远眺,绿野平畴,群山环绕,湖水碧波荡漾,古朴农舍若隐若现,凤尾竹临风摇曳,古榕叠翠,羊儿悠闲肯草,鸡鸭成群嬉戏,更让人心旷神怡,赏心又悦目。

跟随水灵灵的导游踏入游船,我发现她的导游证上写了她的名字“韦唯”,游客们好奇地问她:“你怎么也叫韦唯呀?是不是崇拜歌星韦唯呀?”,她微露笑意说:“我姓韦,是我父母亲的独生女儿,是他们的唯一,所以他们给我取名韦唯。”漂行在绿莹莹的湖面,我忙问韦唯:“这是什么河?”她告诉我们:“这是燕子湖,每年桃花盛开的时节,这里天天都有别开生面的燕子舞会。只可惜你们这时候来,燕子都回巢教小燕子学舞了。游客们请看,那是笔架山,一座很美的山。”我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放眼看去,心想:桂林秀美的山峰数不胜数,笔架山我看不出它的美,它美在哪里呢?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宰相名叫陈宏谋,他的故乡就在桂林阳朔,那个笔架山就是他少年时代读书放笔的地方。相传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经常面壁思过,痛悔自己为官期间秉性刚直,没有让自己治理的一方百姓真正“富庶和平,怡然自乐”,后来,回到玉帝面前忏悔,请求玉帝派遣一位精通文韬武略的贤达之人下凡为官,实现他在人间未了的愿望,得到玉帝的允可后,他将玉帝曾赐予他心爱的笔架扔在了桃花源边,赠给陈宏谋。”

“陈宏谋自幼刻苦攻读,立志为民救世。雍正元年他中了进士,毕生为官。他为官期间,清正廉洁,任官四十八年,历经十二省,为民谋福,政绩卓著,深受黎明百姓爱戴。他高瞻远瞩,勤于笔耕,告诫文武百官:吾辈居官,当事事从民生起见,计久远不计眼前,尚实事不饰虚文,方不负朝廷为民设官之意,方不虚此生读书济世之志。他编辑的《五种遗规》,涉及到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各个层面。至今还有许多国外学者、历史学家研究他的修身读本和济世思想,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著名教授罗威廉先生认为陈宏谋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思想家,为他撰写了一部鸿篇巨著《陈宏谋:中国十八世纪的精英意识》,把陈宏谋推向了世界。”

“陈宏谋是桂林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笔架山因他而美丽。”导游韦唯精辟的阐述让游人沉醉。一个勤政为民而且有着卓越思想的好官员,谁会不津津乐道呢?笔架山的确是桂林桃花源边最美的山.

[叶子]

相关文章关键词

《桃花源边笔架山――桂林风光(十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