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艾青
导读艾青晚年的代表作诗篇:〈光的赞歌〉更是诗人对自己一生追求光明、坚持信念,坚持真理的概括和阐释,具有深刻的哲理,闪耀着诗人的智慧和哲学思想的光辉,是中国当代诗歌的经典性作品。
这些天赋闲在家,没事就天天写作,读些书,翻出自己的藏书,找出了艾青、郭小川、李瑛等诗人的诗集,读来感到亲切,也有收获。
再次赏读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诗选,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纸张是古板纸,很发黄的那种,书的定价才0.95元。还没翻开书阅读艾青的诗就已经感到很亲切了。书的封面很质朴,不像现在的图书那样花里胡哨的,就是白纸封面,上面的装饰就是一片绿色的树林,占那么一小块地方,四个普通的宋体黑字:艾青诗选。
还是按自己看书的老毛病:先看目录,序言,然后是作品的分辑:1.芦笛,2.向太阳;3火把;4.黎明的通知;5.启明星;6.花束;7.光的赞歌。
由于艾青的诗是无数次地阅读了,他的自序我也只粗略扫了一眼,自序开头的那句:“我们找你找了二十年,我们等你等了二十年……”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即使今天不再次阅读艾青的诗,我也是始终记着这两句话的。这两句话反映了广大读者对诗人的热爱,对诗人的崇敬和二十年的等待与期盼。这是十分感人的。二十年是诗人坎坷的二十年,也是国家艰难的二十年。诗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看了自序的开头,下面的文字就可想而知了。
从诗集的目录看,我们就知道艾青是一个热爱光明、追求光明、歌唱光明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和人民性,这决定了他是一个人民的诗人,时代的诗人。
诗集里的第一首诗:透明的夜,对夜的描绘,显示了诗人绘画的功底,把那个夜晚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真切而富有诗意,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现代诗。
《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真挚、深情、奔放,保姆的形象跃然在我们面前,同时诗人的形象也闪现在读者面前,特别是诗人对保姆的情感,充分表达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读来催人泪下,深受感染。诗人情感的抒发洋洋洒洒,排比的运用如奔腾的河水。至今都是当今诗歌的典范。
《芦笛》、《巴黎》、《马赛》都是诗人留学法国的感受和收获,都是自由体的抒情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与渴望,对社会黑暗的认识、痛恨与揭露。
《太阳》、〈煤的对话〉、〈春〉、〈生命〉,多充分表达出诗人对光明、对春天、对生命的热爱与信念,
向太阳这一辑的诗篇是诗人把自己融入时代的真实写照,都是写于抗战初期几年的作品,反映了人民的呼声。〈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北方〉、〈乞丐〉、〈吹号者〉、〈向太阳〉等,都是感人肺腑的诗篇,深刻地揭示了时代的本质,抒发了真正的情感。
艾青晚年的代表作诗篇:〈光的赞歌〉更是诗人对自己一生追求光明、坚持信念,坚持真理的概括和阐释,具有深刻的哲理,闪耀着诗人的智慧和哲学思想的光辉,是中国当代诗歌的经典性作品。
再次阅读艾青的诗歌作品,开阔了自己的思路,也使自己意识到诗人应该怎样做,诗人的责任是什么,诗人应该在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怎么办,是游离于时代之外,还是应该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诗人应该与人民站在一起,站在时代的潮头,永远为时代歌唱,为人民歌唱。
2009.1.6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