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法的博弈(反腐小说)
导读面对李秋无微不至的关怀,汪海曾多次想对李秋说声感谢,可当他的目光一接触到李秋那脉脉含情的秋波时,他又不得不将刚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汪海清楚,李秋需要的不仅是他的劳动,更需要的可能是他的情感。
(一)
2009年6月1日,乌云密布的天空划过一道道闪电,惊雷挟着豆大的雨点飘然扑向大地……
冒着夏日的暴风雨,在省城某报任职的汪海犹豫了许久终于推掉了一个重要的采访任务,心情复杂地拎着李秋最爱吃的香蕉和雪花梨,带着李秋从孤儿院抱来的养女李燕呢打车朝着省女子监狱的探监室而去……
隔着森严的铁窗,刚满7周岁的李燕呢眨着晶莹的泪眼,扭着彩色蝴蝶结的羊角辫一声声对着铁窗里神色暗淡的李秋喊着:“妈妈,回家吧,今天是我的生日,晚上我要到天水广场去看七彩喷泉,去坐电子车……”面对李燕呢渴望的眼神,心情复杂、脸色苍白的李秋擦拭着汪然淌过长长脸颊的泪水哽咽着:“燕……儿,听……话,妈……要等你长大了才能回家!”
“妈妈,妈妈,你怎么啦?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李燕呢泪眼朦胧地问着李秋。
“呢儿,妈妈老了,你就长大了!”李秋咬着牙,把白皙而修长的手臂伸出铁窗抚摸着李燕呢粉嫩嫩的脸蛋,“以后的儿童节,你就跟着汪叔叔过,妈妈对不起你……”
探监的时间到了。李秋接过汪海从窗口递进去的香蕉和雪花梨若有所思地望了望汪海:“汪海,我女儿……就交给你了。”
“放心吧!”汪海朝李秋点了点头,眼圈湿润了,“我……会……把呢呢……照顾好的……”李秋木然地再一次看了看汪海,然后朝李燕呢挥了挥手极不情愿地走进了那扇厚重、阴森的铁门……
望着李秋那修长而熟悉的背影,汪海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如果不是我,她也许还在幽民县做着一县之长啊……”是啊,凭着汪海与李秋从前的那份情感,《县政府卖地"一女嫁二夫"群众建房难》他完全可以不写,可作为党的喉舌,群众的代言人,汪海始终认为自己的作法没有错。然而,当少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故意杀人罪判处李秋无期徒刑时,汪海也暗暗自责过、后悔过,因为李秋毕竟为他付出过初恋,献出过最圣洁的初夜,为了那份圣洁的感情,她还整整等待过他十几年,尽管当时汪海还没勇气和足够的经济件条件去接受李秋的那份爱。
汪海记得,他和李秋是在1983年那个寒冷的冬天相识的。那一年,从部队退伍后回到外祖母家后的汪海,为了圆他的法制记者梦,正自费在省城牛阳大学函授班学法学。当时,李秋的老家虽然也在幽民县岷山镇一个偏僻的乡村,但她已是绕山镇党委书记李宾的千金,并主管着绕山镇文化站的工作。在幽民县文化馆下达的民间文学普查工作中,李秋和文化馆的考古人员在天桥古村岗边村小组汪海的外祖母家中偶尔发现了他的书画,于是,求贤若渴的李秋便通过当地村民打电话,将正在牛阳大学函授班法律系学习的汪海邀请到了绕山镇文化站接受她的“面试”。
当瘦高个儿的汪海穿着褪了色的军装,迎着飘舞的雪花走进绕山镇文化站的办公室时,正在办公室里烤着炭火的李秋上下打亮了一番英俊帅气的汪海后,便叫镇政府的黄秘书给他出了一个对对联的考题:“春风荡大地”。望着黄秘书的考题,从小喜欢题诗作对的汪海便不假思索地续上:“喜曲乐中华”五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之后,汪海便被李秋安排到了绕山镇文化站协助她的工作。因汪海能书善画,情窦初开的李秋心中便萌生了一种朦胧的恋情。
汪海虽然出生在幽民古村的天台松树村,却长在外祖母家的天桥岗边村小组。岗边村小组离绕山镇约有十华里的路程。为了协助李秋的工作,汪海一开始只好每天早上骑着单车来,晚上又骑着单车去,不管雨里风里,他都会准时到达又准时离去。为了让自己圣洁的初恋之花开在汪海的心田,也为了减少汪海往返的疲劳及中午有个休息的场所,细心的李秋便悄悄在镇招待所为汪海免费安排了一个房间。
面对李秋无微不至的关怀,汪海曾多次想对李秋说声感谢,可当他的目光一接触到李秋那脉脉含情的秋波时,他又不得不将刚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汪海清楚,李秋需要的不仅是他的劳动,更需要的可能是他的情感。但是,对于李秋真挚的恋情,汪海始终不敢敞开爱的心扉,因为汪海懂得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而且从小就失去了父爱,一直寄养在外祖母家。在外祖父家生活的日日夜夜里,汪海虽然有过美好的梦想,但文革期间外祖父被斗得险些悬梁自尽的那一幕幕情景,使他不仅从小就变得性格内向,而且对任何事情都会多一份思考。因此,他始终不敢敞开胸怀去接受李秋那份门不当户不对的爱。
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