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枪拍案不惊奇,且说老谋子败笔
导读正说正解:其一,老谋子的强项在于,不着正史的痕迹,攀付着些许的民间传奇,去演绎民族最深的文化精髓和性格底蕴,用短暂的时间去展示一个文明积淀深刻内涵,在这方面,他实在是个凝聚精华的集大成者。
人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都是有痕迹的,能人与凡人都如此。
不容否认,张艺谋新推作品《三枪拍案惊奇》,是一部烂得不能烂的烂片。一大堆所谓笑星,却搞出一个笑料,只能勉强说一脸严肃的孙红蕾倒流露出些许幽默感;依稀还有以往那种色重彩浓的风格,却尽失挥弘大气的风度与底韵;内容浅白得不用大脑思考,唉,等等吧。
如此,败笔是定论了,却只想一笑而叹,“英雄也有才尽时”啊。有了不少经典的老谋子,偶有一个“滑铁卢”,也倒说得过去。特别是在奥运开幕式辉煌掩映下,此“麦城”的份量,实在可以忽略不计。只是忍不住要去想:上演去许多经典大做的张艺谋,何以会如此?
这一题,在与一个朋友闲谈时,倒也破了。
正说正解:其一,老谋子的强项在于,不着正史的痕迹,攀付着些许的民间传奇,去演绎民族最深的文化精髓和性格底蕴,用短暂的时间去展示一个文明积淀深刻内涵,在这方面,他实在是个凝聚精华的集大成者。其二,是色彩的震撼,是视觉唯美的冲击,是独步感观的精神享受。其三,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演技调配的恰到好处,演员潜能的极致发挥,一个接一个红起来的谋女郎足以佐证。这些说法,也就是以偏盖全了。
反说反解:其一,张艺谋实在没有幽默感,看了一些“二人转”或表演秀好,笑得不能再笑(大概从前没看过),也想拿来博大家一笑,其实,大家早就看过了。其二,完全放弃了自己驾轻就熟的优势所在。其三,可能是“谋郎暂才尽”,看来小沈阳的“火”,想来一个火上加火,却不料,一帮罗来的星们,只配上“转台”,演情景喜剧,根本就不配上镜。其四,类同其三的理由,一帮演员(除孙红蕾外)都已定型,且没有“星”范,底韵全无,一堆做坯的稀泥,是烧不出景德镇的瓷器的。
出晕招,有败笔,都不稀奇。稀奇的是,这笔败得有点离谱。
说点实话,如果戏如餐,老谋子就应该是专攻满汉全席,至于街头的羊肉串、臭豆腐,还是留给小贩去做吧。别因为五六十年来尝了一口鲜,就忍不住自己去试巴试巴。抢人生意不说,还把自己的大餐弄得不是味了。
何苦来,是不是,老谋子。
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