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童年二三事 (爷爷篇)

童年二三事 (爷爷篇)

2013-10-23 19:08 作者:赵春华 阅读量:44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谁都说爷爷这辈子威风过,精明能干,豪爽气派,当甲长谁去,没办法他去,拿自己的粮食给别人垫上,什么还不还的,谁家没个困难。过去家里地多种不过来,雇个长工也从来没有亏待过人家,爷爷从来就把长工当作自己的家人和亲兄弟。

童年的事儿隐隐约约还记得几件,我这个人记忆力又非常之好,大概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了的,以至于到现在两三岁的事情还记得一些,虽然已很久远了,但还历历在目。

爷爷死的时候我才四岁,爷爷活着的时候,他的一大帮亲孙子是轻易不敢上他的屋的,见到他总觉得害怕,不敢接近他;爷爷的脾气很大,连奶奶也怕他,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没有一个人是不怕他的。我们这个家庭我父亲那辈儿哥们四个,到了我们这辈儿孙子十几个,据说敢到爷爷跟前的也就是我那个叔辈二哥,他是不怕爷爷的,爷爷也就自然的喜欢他了。后来听奶奶讲其实爷爷是喜欢这些个孙子的,可是爷爷长的那个老虎的脸庞和目光,总让我们觉得他可怕,更何况叔叔大爷们也都怕他,婶婶大妈们就更甭说了。

我有几次到爷爷屋里都是母亲和奶奶叫我们去的,说是爷爷想看看我们,我们哥几个小心翼翼的走到爷爷面前,非常胆怯地叫了一声爷爷,爷爷笑了,我们很少看到他这样笑过。然后爷爷说都去玩去吧,以后要经常到爷爷屋里来玩,不要用奶奶叫。是啊,爷爷老了,在他面前我们都象小猫小狗那样让他喜欢,他的屋里要是没有这些小猫小狗,他是很寂寞的,寂寞了就发脾气,不会冲我们发,而是冲奶奶发,发起脾气来就摔盆子摔碗砸东西打奶奶。人老了脾气就从来没小过。

爷爷走了,那间老屋里只有奶奶了,没有了那以往爷爷摔东西的声音,就显得清净多了,可是我们去奶奶屋里的时候更多了,奶奶是一个慈祥的老人,我们天天要去奶奶屋无数次,奶奶也不嫌烦,就这样奶奶度过了平静而快活的五年。在这五年里,奶奶在里屋经常供奉着灶王爷,供奉者着一家之主的牌位。一到年节奶奶就让我们进里屋鞠躬磕头。

爷爷出殡的时候,那排场那气派那阵势是相当大的,那厚重的棺材早在几年前就准备好了,我记得在爷爷的里屋摆放了好几年。出殡的那天,八个壮汉抬着都费劲,那长长的披麻戴孝的队伍,从家门口一直行走了半个村儿,老街坊们都说够气派,够阵势,不光是本家的人,就连一些不错的街坊乡亲都来为爷爷送行,虽然爷爷在家里脾气不好,属奶奶讲话挺难揍。但是对外人爷爷是非常好的,没有一个人会说爷爷不好的。据说爷爷过去很能干,也很会维持乡里乡亲的,谁要是有了困难吃不上饭,爷爷就会帮忙,拿出自己家的粮食给乡亲们,从来不是说需要还的,给了就是给了,乐于帮助人是他的一大乐事。

谁都说爷爷这辈子威风过,精明能干,豪爽气派,当甲长谁去,没办法他去,拿自己的粮食给别人垫上,什么还不还的,谁家没个困难。过去家里地多种不过来,雇个长工也从来没有亏待过人家,爷爷从来就把长工当作自己的家人和亲兄弟。以至到了文化大革命老长工也没有说爷爷剥削和欺负过他。爷爷的人缘和胸怀是使这个家庭避免了那场厄运,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也归于那些朴实善良的街里街坊们。你要知道在那个敏感的年代,若是有一句不利于你的话,就有可能遭至灭顶之灾。

所以从爷爷出殡的场面,也足以看出爷爷的为人,也为我们这个家庭避免了日后的灾难和不幸。

大跃进吃食堂的事我还记得一些,这是爷爷第一次吃到公家的饭,吃到人民公社的伙食。到食堂打饭他是不去的,都是让奶奶给打回来,这几年爷爷的脾气没减,不知的道火怎么这么大,天天摔盆子摔碗,屋里盛饭的家伙快让他摔光了,奶奶也发愁,到食堂打饭快要没有家伙了。

爷爷这辈子都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从来都是自己种粮食自己吃,还不断地帮助别人。如今自己没有地可种了,什么也不干,却吃着人民公社的饭,没吃几天好的,伙食越来越差,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活着真憋气。奶奶说:你可别瞎说啊,这可不得了。这可不是过去啊。爷爷说:过去怎么了?过去咱自己种地自己吃,还能够帮帮别人,现在我连自己都帮不了自己,怎么能帮别人呢?什么自然灾害,过去咱们遇到的困难不比这大,日子不比现在过得开心。我看啊这食堂等我死了也就关张了。

我清楚的记得:那时食堂刚开的时候,天天吃的还不错,大米白面,油饼油条,可没过多久天天就是窝头,再后来就只有喝稀粥了。果然到我四岁的时候,食堂也就关张了,也正是这一年爷爷走了,走向了另一个他可以安睡的世界。

2005.6.26

叶子

相关文章关键词

《童年二三事 (爷爷篇)》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