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的故事
导读三十年了,电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我的父母,当我看到他们天天都在盼望好的电视剧播出的时候,他们的那种快乐心情,他们那种对生活的期待,使他们对晚年的生活充满了幸福感和满足感,这是我感到欣慰的。
电视机真正走进家庭也就是这近三十年的事,三十年以前一般家庭都还没有电视机;记得1978年或者1979年的时候,还没有中央电视台,当时中央电视台叫北京电视台,是属于中央广播事业局的,既电影电视部的前身。也就是说中国的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还没有电视台,当时的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也没有多少节目,好像就一个台,播播新闻,基本天天看见赵忠祥。但老百姓家里一般没有电视,还不知道赵忠祥,只知道时传祥是掏大粪的。
我们家有电视机是80年的事,当时电视机还很不好买,不是谁都能够买得到的,没有关系不行。我们家的电视机是托一个关系不错的街坊给买的,那个街坊在当时广播电视部的电视服务大楼工作,大楼专门经营电视机和录音机业务,虽然说那里卖电视机,但顾客去了也买不到,有电视机也不会卖给顾客,必须要有票或者有关系。那个电视服务大楼在北京王府井,是北京第一家卖电视机的地方,但是电视机一是不随便卖,二也不是谁都想买,因为那个时候当时节目很少,没有什么可看的,再就是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也要四百多元,很多人工作一年也挣不了这四百多元,所以当时有电视的家庭寥寥无几,不要说农村,就是城市的家庭也很少有电视机的。
我们家买的那台电视机是凯歌牌的,12寸黑白的,是上海出的,好像花了四百五十元,电视有个室内天线,效果很不好;后来父亲、哥哥和我在院子里自己架起了室外天线,杆子很高,有二层楼那样高,看电视的效果好多了,图象也清楚了,基本没有那么多雪花了。当然就怕刮风下雨,要经常调整杆子,转动电视天线,基本每天都要折腾室外天线,就是再麻烦也要这样干,否则电视是无法收看的。
大概过了四年的样子,又有了彩色电视机,那时都是进口的,基本是日本的,也都是凭关系要票才能买到彩色电视机,这样家里又买了一台松下的20寸的彩色电视机,虽然彩色没有现在的好,但是当时看来怎么也比黑白的强多了,并且也大多了。那时还没有有线电视,公社虽然有电视插转台,但是看的节目还是有限,并且要经常调整自己家的室外天线,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我们村子在六十年代就已经有上千户人家了,到了八十年代初,有电视机的户也就不过十来户。自从我们家里有了电视机,天天晚上老街坊来我们家看电视的人多了,父亲只好把电视机放在院子里,毕竟屋子里小并且热,院子里看着痛快。父母都是挺随和的人,老街坊谁来了都欢迎,也图个热闹嘛!每天都是这样,电视机里什么节目都没有了,彻底没影了,乡亲们才肯离去,其实老两口早就困倦了,只好等大家散去才能休息睡觉,也真是没有办法。
我进城三十年了,原来平时一般一周回家一次,开始几年都是在单位看电视,工作的学校有一台20寸的彩色电视机,白天在柜子里锁着,因为我驻学校,晚上打开柜子困难电视,隔壁的小学老师也过来看,因为一般的单位还都没有电视机,我们学校是个处级单位,所以才有电视机。
到了八六年,也就是我和爱人结婚的那年,我们托西单商场的经理买了一台牡丹牌的彩色电视机,是十八寸的,记得当时花了1350元,我当时一个月工资才37.5元,所以买电视机的钱基本是老婆掏的,家里也出了一部分。这台电视机我们用了20年,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三十年了,电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我的父母,当我看到他们天天都在盼望好的电视剧播出的时候,他们的那种快乐心情,他们那种对生活的期待,使他们对晚年的生活充满了幸福感和满足感,这是我感到欣慰的。这是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看样子还是时代发展了,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前进。
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