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乡村娱乐生活
编者按农村生活的贫瘠,也致使文化娱乐活动的匮乏,人都在为了填饱肚子忙活,而这些简单而又原始的娱乐,也反映了农民的智慧,在生活的贫困中创造的智慧。
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北方的农村,没有那么多娱乐生活,农村的青年大多在劳动之余有那么一些自己土法的娱乐活动的,这些的娱乐很简单,不需要什么道具,白手起家,有两只手就什么都可以创造。就像下棋一样,但不需要到田间干活的时候身上带上象棋或者军棋,当然也不用带棋盘,什么都不用带。劳动歇闲儿的时候两个人坐在田间地头,用树枝画上一个棋盘,再把树枝折成寸把长,一段一段的就是棋子。两个人对面坐着,手执棋子,分甲乙方,就这样下起棋来;当然这样的下棋也是分局的,能够下几盘也是由歇闲的时间长短决定的。
当时有几种这样的土法棋类玩法,有“捋”这种玩法,有“加挑儿”这种玩法,也有“老虎管山”这种玩法,当然这种玩法很简单,一般成年人是不玩的,小孩子才玩这个。所以在生产队干活的年轻人是不玩这个的,一般都玩“捋”或者“加挑儿”。这些个玩法都是两个人玩,用的都是树枝或者用石子,就是棋盘的画法不同。这些棋盘的画法我至今还有印象,还可以画出来,这里无法展示出来,是很遗憾的事情。我想:只要听说玩“捋“或者玩”加挑儿“,大概在北方农村那些上了五十岁的人没有不知道的。这是当时很流行的玩法啊!也是当时农村最重要的娱乐生活。
实际上那时候的人都是苦中作乐,劳动本来是很劳累的,生活也不是那么富裕,甚至吃不饱肚子,一年到头满打满算也挣不到200块钱,到了年底结算还超支,哪里有什么收入啊!即便是半导体收音机这样的东西,一个村子也没有几家有的,除非家里有在城里工作挣工资的才有,那时的农村根本就没有电视机了,书是买不起的,买油盐酱醋的钱还得从鸡屁股眼里去掏呢!而真正有象棋的也很少,整个村子大概也就是大队团总支有那么两副象棋,到了晚上就没有你玩的份儿了。到了七十年代中后期,大队部里才有了一台乒乓球案子,那时可不是谁都有份儿大乒乓球啊!那是多么奢侈的运动和娱乐啊!
农村生活的贫瘠,也致使文化娱乐活动相当匮乏,人都在为了填饱肚子挣扎,能够有这么一些原始的娱乐活动已经很不错了。要不人生还有什么指望和快乐呢?
这些简单而又原始的娱乐,也反映了农民的智慧,在生活的贫困中创造的智慧,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创造的智慧,很原始,很朴实,确是智慧的结晶。他们在劳动之余的对峙和搏杀,他们各自用自己的狡计和阴谋都想战胜和打败对方,以获取贫乏生活的快乐,他们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他们是质朴的,也是智慧的;他们是愚钝的,也是聪明的。他们为了一盘棋争执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甚至动起手来,最后打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打完了,骂完了,最后还得去干活;几天谁也不理睬谁;过了几天又是喜笑颜开,又继续他们的娱乐活动。这样的情景我见多好多次呢!
如今这些娱乐活动,这些土法的玩法,已经没有人再玩了,甚至很多人都忘记了他们曾经玩过这些东西。生产队已经撤消三十年了,自打我进城的第二年——1979年,那就是人民公社的末日,土地开始承包给个人,没有生产队了,也就不再有社员这个概念,大家不会再聚集在一起去田间劳动,也就自然没有玩“捋“和”加挑儿“的可能。一切都成为历史,一切都成为历史的记忆。但是那一切是那样令人难以忘记。
2009.3.19上午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