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鸡肋人生

鸡肋人生

2013-10-24 23:35 作者:笔行无疆 阅读量:23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有时想着干脆放弃人生得了,活着毫无意义,人生没有大用,价值不大。可是有一天,我发现了自己的小用,也就舍不得放弃人生了。那是一个中午,有位朋友让我帮点小忙,请我吃饭。席间他对我热情,客气,决不像我自己认为的那样。??

说起鸡肋,还是先从《三国演义》说起为好。?

曹操屯兵斜谷,已有数日。想进,被马超拒守;想退,又恐被蜀兵所笑。心中犹豫不决,这时,厨师送来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说:“鸡肋!鸡肋!”?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问他何故,他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即将退兵而归: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于是,夏侯?及寨中诸将也都收拾行装,无不准备归计。当夜曹操心乱睡不着,一个人手提钢斧绕寨而行,发现军士们都在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中召见夏侯?,问其原因,夏侯?说是杨修先知大王有收兵之意。曹传杨修问话,杨修说是根据鸡肋的意思揣测出来的结论。曹大怒,说杨修乱了军心,喝令刀斧手推出斩首。?

杨修聪明过人,他的死不全是因为这一次“乱了军心”,“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最终成了“聪明反被聪明累”的典型。?

这里还说鸡肋。由于杨修的精确分析,由于罗贯中的精彩描绘,鸡肋一词有了明确的引申义,有了极为丰富的外延,也成为一种形象。人们把那些没用或用处不大,但弃之又有些可惜的东西比喻成鸡肋,留着没用,弃之可惜,真如同鸡肋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了。

看看家里,确实有不少类似鸡肋的东西,留着没用,扔掉可惜。看看这一堆书籍吧,占了我的大半个书柜。这些二十多年前上学时用的课本、讲义、资料,毕业之后就再也没有翻过。这些课本、讲义、笔记,大小不一,有16开的,有32开的,还有64开的,其中厚厚的现代文学讲义,还是一位同学用铁笔钢板刻印的。记录着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古代文学等课程的笔记本有一大堆,当时视若珍宝,谁知过后,一文不值了。可笑当时如果哪一节课少记了一页,过后还要再把它补充完整,真是幼稚和天真。那一套《古代汉语》,当时引得那些没有此书的同学的羡慕,我也以有此书而自豪。《中国现代文学史》当时盛行的有两种版本,老师说,都很好,各有特色,同学们有的买这一种,有的买那一种,我舍不得顾了此失了彼,鱼和熊掌我都要,于是一狠心就买了两种版本,一样一套,现在就压在这书柜底层的最下面。?

好在,这些东西随着它的可怜的主人现在有了安身之所。在那些年,没有住房,调动频繁,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它确实给它的主子添了不少的麻烦,实在成了多余的东西,成了累赘。不仅需要占据有限的房间,同时还增加了不少筋骨的劳累。妻多少次建议把这些无用的东西卖了吧,收破烂的就在外面。我一次次发火:“简直是污辱斯文!”?

你说,这一大堆书籍、笔记存着没用,当破烂卖了可惜,像不像鸡肋??

还有,在我的几个笔筒中差不多有30支钢笔、圆珠笔、铅笔和自动铅笔。这些笔家族的成员中大部分都有残疾或干脆就是残废,有的早已彻底报废。可是我还一直都保存着,有的已保存有十年以上。尽管笔筒中拥挤不堪,笔满为患,但我总也舍不得扔掉,以“修修还能用”的理由容忍了它们。?

这些笔中最值钱的要算钢笔了,而这些钢笔都是这些年中从市场上陆续买来的贱货,大都是三五元的低档品,经不起用,受不了摔打,没用几天就坏了,有的是笔尖开岔了,有的皮囊穿孔了,有的是脖上渗水了。我很爱它们,它们是我的朋友,因为它们曾为我作出过贡献,付出过牺牲,是我生活的见证。它们没有背弃于我,没有因为我生活的拮据,地位的低微,常写些不值钱的文字而瞧不起我,相反,它们很支持我从事“自由的表达热情”的雕虫

小技。它们为我可谓做到鞠躬尽瘁了。与其说“修修还能用”,不如说我是舍不得它们,实在,它们没有“修修”的必要了。对于我,它们是有功之臣,有情之物,结交了新朋友,不能忘记老朋友。?

我知道,这些坏笔不管从感情上怎样恭维,但在客观事实上,它们早已成了鸡肋之物了。?还有那些旧纸箱坏手电破衣烂衫等等统统都是些鸡肋之物。?

近日有媒体报道,有专家说,现在中国的大学里有好多属于鸡肋专业,用处不大,许多学生读了几年鸡肋专业百无一用,毕业后就业非常困难。可是把这些专业砍掉吧又有些可惜,实不忍心。?

由此我想到了人生。活着没什么价值,对社会没多大用处,但轻易放弃了又有些可惜,舍不得,一如鸡肋。?

在别人眼里,你几乎毫无用处,可有可无,是个多余的人。但是如果没有了你,或许多少还有些可惜,或许你多少还有那么一丁点儿用处,至少可以充数,因为你是个活物。正像美国一个乞丐的感觉一样,平时感觉自己毫无用处,甚至就没想到自己还是一个人,但在全国进行人口普查和统计期间,却强烈地感觉到自己也是一个人!这就是他活下去的意义所在了。

我有一个老朋友,已退休多年,他是一位教师,能写得漂亮的文章。有一次他见到我,深有感触地说,人家需要用咱了,说咱能写,把咱抽调出来,没明没黑地整写材料,写完了,

就到底了;不用咱时,好像世界上就没有这个人似的,什么提拔呀,调级呀,家属子女安排

呀,统统不沾边儿,从来没人想。平时没有用处,可一旦没有了咱,他们还会觉得有些可惜,

正像鸡肋子一样,吃着没肉,又不舍得扔掉。?

说起鸡肋人生,吕先生颇有同感。吕先生心里特实,说话特直,办事不会变通,所以领导们都不喜欢他,他也无缘靠近领导。在机关混了18个春秋,仍无“长进”,至今仍是大头兵一个。10多年前单位合并,人员压缩,领导不给他安排工作,他在老家歇了半年多,真正成了“多余的人”。到了年底,上头扶贫吆喝得正紧,单位要抽一名干部包村扶贫,谁也不愿下去,吃苦受累,甚至还会耽误了自己的前程。下乡的补助,是空头支票,未必能得到手,单位的福利势必受损失,谁愿干那蠢事!领导找他谈话了,说,这个工作很重要,让他去是对他的信任,让别人去担心其不能胜任。他说,唉呀呀,原来领导还把他看得如此重要!原来他还以为自己真的没一点用处了,现在方才感到自己的用处,至少可以充数,可以替他们抵挡一阵。这就是鸡肋的价值了。?

在自己眼里,则更像鸡肋。现在都讲究生活质量,看看人家的生活质量,再看看咱的生活质量,真是白活了。人家是宝马香车,美味佳肴,别墅佳人,星级宾馆,高档歌舞厅,还有级别,荣誉,鲜花和掌声,生活得有滋有味,潇洒走一回。有些人即便不是这样,也早就不满足于“工资基本不动”的标准了。人家一根皮带几千元,一双皮鞋上万元,一身行头几百万元,家中的零花钱就有几百万上千万。与人家相比,咱生活得是啥质量啊,一天到晚,忙忙慌慌,在别人看来都是些鸡皮小事,对自己实在是生活大计。掂着两条腿不停地奔波,购米,买面,买煤,寒风吹皱了脸皮,吹蓬了头发,又跑穿了鞋底,就这样也难以收到事倍功半之效,在人生路上哪有喘息的机会。花10元钱买一双老式布鞋还要进行掂斤拨两的交易,也不怕落个吝啬的恶名。高档宾馆没有进过,名烟名酒没有见过,稍有闲暇,还要到一元超市中去选购生活必需品。匆匆忙忙,活得够累了,这是一重悲哀;虽忙又不敢说忙,这是又一重悲哀。?

有时想着干脆放弃人生得了,活着毫无意义,人生没有大用,价值不大。可是有一天,我发现了自己的小用,也就舍不得放弃人生了。那是一个中午,有位朋友让我帮点小忙,请我吃饭。席间他对我热情,客气,决不像我自己认为的那样。午餐吃请之后回家,知道孩子曾几次问我怎么还不回家吃饭,甚至不等我回家他就不吃饭。在孩子老婆的眼里,我就更加重要了,不是可有可无,却是价值连城。?

毫不客气地说,类似这种鸡肋人生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自己也不会感到孤寂,他们都是我的盟军。退一步想开了,事物并不会全都有用,即使有用也不会一年四季都有用,一日24小时都有用。譬如汽车吧,就只能在陆地跑,到水路就没有用。扇子吧,只有在夏天时才用它扇风驱暑。就是吃饭用的碗筷也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能用上——凡事物只要有那么一点用处,就有它存在的必要,何必要那么多呢?人生只要有一点价值,也就有它的闪光之点,何必要求那么高呢??

人生如鸡肋,还不是骨头,就是骨头也有用处,人生的意义在于为国家,为社会,也为家人做些贡献,只是能力有限,贡献太小罢了。他当过兵,几年前北约炸我驻南使馆时他曾表示,随时准备再次加入保卫祖国的战士的行列。而今南海多事,骚扰不断,他又做好了准备,只等祖国一声召唤。说不定“鸡肋”比有些“鸡肉”还顶用呢。?

鸡肋的价值,就在于它有味;鸡肋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它那一点点有用的东西。有味足矣,何求有肉?故而弃之可惜。小用足矣,何求大用?故而不言放弃。??

叶子

相关文章关键词

《鸡肋人生》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