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心中的土地

心中的土地

2013-10-22 16:50 作者:于韶一 阅读量:32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出世,或说是一种逃避,倒不如说是一种能对得起自己心的好方法。屈原行吟泽畔,庄周避世不仕,陶潜荷锄南山,为的不都是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纯净的心田吗?

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

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开尽梨花春又来。

那是我心里一亩一亩田,

那是我心里一个不醒的梦。

很喜欢齐豫的这首《梦田》,后来才知道歌词原是三毛写的一首诗。是啊,每个人心中一亩田,一个梦。

记得有一次和一个玩重金属音乐的朋友谈心,他说:“我现在真是很浮躁,干什么事都干不来。”我听后下意识地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可顿时又有种无语应对之感。我想:若是一个人心中真的太浮躁了,心中田地失去了它本该拥有的清净,自然是办任何事都耐不下性子来的。

我常常自己观想着这样的一副图景:夕阳斜照之时,在陶渊明的五柳树下,在南山的丛丛菊花旁,与几个知心好友懒散而坐,把酒言志,或谈天、或讲地、或说佛、或论道,无所拘束,只求随心,可仅一二言语,亦可整宿而谈。随心而谈,随心而游,攀得南山、上的青天,饮得浊酒、但求同欢。在这个美好的图景里,每个人的心都是沉静的。

——可现实中并没有这样一处绝美的所在呀。

我信佛,信净土。佛家的净土宗认为人的一生是苦难的,所以历朝历代的善男信女们都妄想着脱离这个充满了苦难的婆娑世界,而往生到没有苦难的、极乐的净土世界中去。我是个俗人,为的自然不是善男信女们追求的超凡脱俗、脱离轮回,唯求佛祖能庇佑我心中长存一方清净淡雅。于是,我竭尽全力地摒除外界的纷杂、守护着一方心中的净土;即便如此,也觉得有时不尽意。

现实的确是残酷的,我们唯有在心中的净土里才能或多或少地留住一个真实的自我。在现实和理想的夹缝中间,有谁不是戴着一张面具生活呢;现实的不断扩张和理想的被迫收缩,带给我们的只是二者之间夹缝毫不留情地紧缩,人们依旧活在夹缝中不得自由——或许是真的受够了这种畸形的状态吧,所以有的人才会想到了出世。

出世,或说是一种逃避,倒不如说是一种能对得起自己心的好方法。屈原行吟泽畔,庄周避世不仕,陶潜荷锄南山,为的不都是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纯净的心田吗?中国人喜欢折中,而这种出世却似乎是一种极端——屈原投汨罗江而去,庄周不仕潦倒一生,陶潜南山打理荒秽——极端的现实下保持着一片极度纯净的心田。

但我却不敢效仿圣贤们出世,因为我是一个俗人。我能做的,仅仅是唯诺地求佛祖帮助自己守好心中小小的一方田土。

又一次想起了我自己心中的那副图景。在现实中费尽力气苦苦奢求不得之后,我静下心来独自品味着它的美好,才蓦地发现:它存在,它原来是存在的啊!它就存在于我心中那一方净土里!

我走进净土宗的寺中,跪求佛祖的庇佑。但渐渐地,我却又觉得毋须往生——我们心中就有一方净土,守住了这方净土,就修成了净土。在这方净土中,我便是自己的佛。

我庆幸,虽然我是个俗人,但是我守住了自己心中的这片净土。

可现代社会太喧嚣和浮躁了。我心中这方净土,还能守得住多久?人们多哗众取宠,又有几人可以平心而谈?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

2009.10

叶子

相关文章关键词

《心中的土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