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盘点书籍

盘点书籍

2013-10-23 18:48 作者:赵春华 阅读量:33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回想自己这大半辈子,丢失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但真正令自己心痛的东西:除了自己十分喜爱的书籍就是自己曾经创作的手稿。没了工作可以再去找,不就是挣钱的差事吗?

五一放假哪儿也没去,房子装修完了很多东西还在租用的地下室里,自己的一大部分书还没有整理。五一节的早晨就到地下室整理一下书,也是为了三月份丢失的那箱子书,看看到底哪些书丢失了,如果不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书丢也就丢了,没有什么可惜的。但到地下室一整理回忆,那箱子丢失的书里面确实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书,其他的书回忆不起来了,但楼上已经整理的书里面也没有《艾青诗选》、《郭小川诗选》和《闻捷诗选》,还有《裴多菲诗选》上册,《李瑛诗选》,还好自己有两个版本的李瑛诗选,丢了一本倒没什么。中国国土资源作家2008抗震救灾作品选《龙门震语》也发现没有了,这本书收入了我的一篇随笔。歌德的《浮士德》也在这箱子里面,也不能幸免丢失的命运。

三月份当我发现楼道的那箱子书不见的时候感到很难受,心情很不好,当时写了《失书之痛》,反映了我对失去书的痛苦的心情。在当时还抱着侥幸心理:那箱子书里面一定不会有自己特别在意的书,丢也就丢了,没有什么。但其中偏偏有不少是自己十分喜欢的书,所以心情可想而知是什么样子了。我认为:有些书丢就丢了没什么,再说自己的书也不算少,搬来搬去很费力,有的书可以淘汰。可偏偏要淘汰的书没有丢,十分喜爱的书倒丢失了,这不能不让我感到心痛。这些书跟随我近三十年了,在京城居住三十年,也跟我走五六个地方了,虽然为这些书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和气力,但总也没敢怠慢这些书,总是舍不得减轻自己的负担,总是为书而累,为书而快乐。

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存折不少但余额都不多,甚至有的都是空的。在我看来真正具有价值的就是自己的这些书,这些书基本都是八十年代初购买的,那时候虽然挣钱不多,但书价也便宜,当时月工资三十多元,大概一多半都买了书,所以那些年居然有藏书1500册之多。我买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收藏,买来就阅读,所以基本这些书都阅读过,有不少都读了好几遍。现在其中不少书还一直吸引着我,总要拿出来看看。像《艾青诗选》和《郭小川诗选》,我都不知道自己读多少遍了,现在还想读。

当时这些都是初版书,封面设计很朴实,现在再想买的这样版本的书已经很困难了。像《闻捷诗选》大概现在根本买不得。还有什么自己特别喜欢的书丢失了现在还无法验证,那箱子丢失的书至少也有百册以上,一个人是根本抬不动的。大概有不少十分喜爱的书吧?

书多了确实是累赘,一直也舍不得整理淘汰,看样子还是要盘点整理淘汰一些的,以前淘汰了一些,看样子现在还要淘汰,把自己十分喜爱,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留下,一般的书就剔除出去,这样也省得空间和时间。正是由于书多,自己也犯懒,才丢失了这样一箱子书,甚至是自己十分喜爱的书。这是自己心痛所在。

通过盘点书籍,看到《普希金诗选》、《歌德诗选》、《马雅可夫斯基诗选》、《叶塞宁诗选》等还在,感到了一丝安慰。但仔细一想:《弗劳斯特诗选》、《庞德诗选》、《迪金森诗选》等丢失了,自己还是感到很心痛。至于那箱子里面的书还有什么自己十分喜爱的书,现在还无法验证,但这也够了,这样不少作家十分喜爱的书籍就这样丢失了,自己还是十分痛心的,这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回想自己这大半辈子,丢失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但真正令自己心痛的东西:除了自己十分喜爱的书籍就是自己曾经创作的手稿。没了工作可以再去找,不就是挣钱的差事吗?但是那些书籍和手稿却无法追回了,就像美好的童年永远留在记忆中,就像青春的时光失去了一样,永远不会再回来了,留下的只有遗憾和心痛。人生就是这样,总有失去一些东西,甚至是很宝贵的东西,但又没有办法追回,所以人生总会留下遗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人生是很无奈的,没有办法的事情多得是,我们自己只有去正视现实,勇敢地去面对,别无选择。

2010-5-1

叶子

相关文章关键词

《盘点书籍》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