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导读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的满足不仅是看到了美华一家的走出困境的结局,更是收获了自己提炼人生价值的一个过程,由肌体到灵魂的彻彻底底的洗礼。
当你有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时,记着“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请伸出你的手,捧出你的同情心,不要犹豫。——题记
美华又来电话了,告诉我洪刚来电了,说:江西很热,高强度的训练实在受不了,连长又不买一瓶水给大家喝,太苦了。美华征求我意见,可不可以和连长打个电话,叫他买点水给战士喝喝。我和她说:“这不合适,部队有纪律有规矩,不是在家里,吃不了苦就成不了才,年轻时吃点苦是好事。”美华听我说了就不再唠叨了。
洪刚的家是因病致贫的特困户。还在洪刚没上小学时,父亲因医疗事故瘫痪了,非但丧失了劳动力,生活还不能自理。家里的顶?柱倒了,一家的生活自然陷入了困境。
由于工作关系,我成了美华的倾诉对象,这一晃已是十五年了,美华从二十多岁到现在的人到中年,苦苦煎熬,终于随着洪刚的入伍,有了转折,也可以说是出头了。尽管丈夫仍然是个无劳动能力的人,但毕竟因儿子的参军,而改变了因贫带来的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而我似乎也完成了对她帮扶的历史使命。
这么多年来我只是充当了美华的一个知心姐姐的角色,美华只要遇到了她认为郁闷的事,想不通了,就会打电话来,这十五年来,已记不清她给我打过多少电话了。如儿子缴不起校服费了,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了,村里人谁骂她了,低保没拿到了,自己生病了,儿子和她吵架了,尽是些不愉快的事,每次电话里她总是哭哭啼啼的。说实话,有时我也会没耐心的。遇到我忙时,干脆不接电话,因为她从不会问你是否方便接电话,总是自顾自地诉说,没完没了。最经典的是,每次挂电话时她总是说:“好阿姨,祝你步步高升喔”。直到儿子到了部队,电话内容“阴转晴”了。儿子胖了,懂事了,评为“标兵”了,又升为“新星标兵”了。
那天,美华打电话说,后天洪刚就要去部队了,明天请乡亲吃饭,要我也去。我说:“饭我不吃了,但我要去看看洪刚,还是读小学的时候看见的,就算是送送他。”第二天下午抽了个空,第一次去美华家。美华住的是拆迁安置小区,车开到小区门口,美华早已等候在那里了。她家住二楼,跟着她一进门,我即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洪刚八十多岁的奶奶,五十多岁的舅公,大小阿姨,表姐表妹十几个在那里等候。美华流着眼泪一个个介绍,并说:“他们知道你要来,就特地赶来要看看这个阿姨。”顿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何德何能要让他们如此隆重?为控制自己的眼泪,我拿出了印有我名字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还有些零化钱给了洪刚,吩咐他到了部队要多学习,学会写日记,记着写信给我。亲戚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了不少感谢我的话,美华在旁边一个劲地流泪,一遍又一遍地关照儿子要听阿姨的话,没有阿姨就去不了部队,不要忘记阿姨。其实,何止我一人在帮,我只是启动了我周围人的同情心罢了。送我下楼时美华手忙脚乱地拿了她手工做的一叠围巾,扔在了我的车上,还抓了一大把的钞票往我手里塞,让我目瞪口呆,当然我是不可能让她塞进口袋里去的。
十五年来,我无意去描绘自己的高尚,只是一种同情心在支配着自己不要丢下她。年前,美华请教了别人,专程做了一面锦旗送到了我的办公室,这让我很感动,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礼物呢?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象美华一家最需要的是别人一颗同情的心。很多次美华在电话里和我说:“苦得恨不得去死。”能够耐心地听她祥林嫂式的倾诉,也是对她最好的安慰,甚至可能在一个人走投无路时成为活下去的信念与支撑。
美华所在镇和我们早就分为两个行政区,平时很少遇到当地干部,那天席间,遇到一女镇干部,说起美华之事,她恍然大悟:“原来美华一直提到的就是你啊!”我也忽然记起,美华说过镇里有个女镇长人很好的,于是也说了同样的一句话:“那个女镇长原来就是你啊!”她说:“谢谢你这么多年对她的关心!”,我说:“我也要谢谢你!”。桌上其他人说:“真是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啊!”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的满足不仅是看到了美华一家的走出困境的结局,更是收获了自己提炼人生价值的一个过程,由肌体到灵魂的彻彻底底的洗礼。
诚然写这篇文章有着表白自己的嫌疑,但本意是对自己心灵的坦白与检验,对自己人生态度的再一次自我剖析,守护一份属于自己的生活理念。
[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