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两代人的孤独

两代人的孤独

2013-10-25 17:44 作者:孩子气 阅读量:22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辑按]:孤独是理想主义者的宿命。海子怀抱着《圣经》,去了他该去的地方,留下这个深深地伤害了他的世界,对他无尽的缅怀。他离开了,他的时代也随之去了,文人对精神家园的梦想与思念,却还梦魇般潜伏在文字的后面,愈驱愈浓……是否,亘古的孤寂,就是文人的家园?!

习惯了一个人的时候,我便开始去想一个已近离开我很多年的人。与其说是和他根本不熟悉,那么释然点说就是他离世那年,我才是呱呱学语的不懂世事的婴儿。记得,最早接触他的作品的时候,还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时的我,依然是个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小孩。每个周末我都习惯了一个人蹲坐在那座老房子里无聊的翻看那些被虫子吞噬的木柜里不知谁留下的发黄的书籍。此时,正是午后,房子外日光柔和,点点稀疏的日光穿过白纸糨糊的老式格子的窗户,飘进房间来。日光打落在泛黑的木板上,洒满了一地的金黄,同时日光的倒影也强烈的刺着我的脸庞。

我眯着眼睛,一面漫不经心的随意翻看木柜里大部分被蛀虫啃坏的线装书籍;一面挽耳倾听着窗外老母牛的哞叫声。

那个人或者某首诗就这样没有任何预兆的进入我的视线,并强烈的穿透我的心灵。从此每个周末日光柔和的午后,我都慵懒地趴在这有点阳光点缀而又饱含历史沧桑的房间里。一遍又一遍的翻看他的书,他写的诗。或许根本不懂,或许似懂非懂的用一个少年特有的思维去朝拜这个已幻化为神的男人。然而总归我还是无法理解他短短章节里文字的真正意思的。或许,那时的我只是恰巧与他创作时所灌输的感情或者诗歌中要表达的思想产生短暂的共鸣罢了。

多年后,我再去努力回忆这段往事时,也曾经思考过当初那个少年为何如此钟情于他,因为,长大之后,才发现:那个男人的诗歌是用生命和鲜血来雕刻的。他的文字隐秘而古涩,内敛而疯狂。一个不涉世事且单纯的用孤独心境去读他文字的孩子是体会不出他真正的意思的。

然而,我少年时的孤独并未随着时间而从我生命里消散。我的父母依然没有在我身旁,孩子们依然把我排挤在外,他们朝我扔各种奇形怪状的小石子。我没有丁点的反抗,我只是低下头,默默地跟在老母牛的屁股后,朝清澈的小溪边走去。此时,老母牛总是发出低沉的叫声,沾着大堆牛屎、稻草渣滓的尾巴不停的像左右摇动,我跟着它来到清水??的小河边。这时,它便蹒跚着停下来,探头进小河里去喝水。我便站在它身后,看着小河里游动的小白鱼,看它们自由自在的在水里蹦跳。然后,我就坐下来,小脚伸进河里去,看着远处漫山遍野的小花在日光中招展。

阳光、大地、稻草、河流和村庄这就是他无数次描绘的意象吧!这是他的孤独吗?他只能在他文字里“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吗?

其实,我深刻怀疑。所谓的孤独只是人一厢情愿的沉醉于过去或者某些客观环境下必须面对的让人不开心的事情无法自拔罢了!只是,看你能不能醒来并且不再深究它对你造成的不开心、沉闷、烦躁、孤独与悲伤。

我上大学的第一年,遇见了一个俄罗斯族的姑娘。她很美丽,漆黑的眸子里藏着晶莹的露珠,时常露出稍许的微笑来。我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傻傻的告诉她,要带她去看海子墓。当时她只是很傻的笑着答应。也许,她是不认识这个人的,更不知道那所谓的墓地在哪,当时只是为了让我开心而答应着吧。

这句话说了很久后,我们并没有去。等到有一年繁花似锦的夏天,我想去的时候,她已经离开了我很久。只是再遇见她的时候,她依然傻傻的对我微笑,并叫我“哥哥”。每次我都无法释怀,这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呢?

我的一个同学来自安徽,当我像他说起“海子墓”时,他亦然不是很清楚,只依稀记得在某个小地方安葬着一堆化为灰烬的骨灰。

那年夏天,我带着些许行李,逃学而踏上南去的火车,我看着火车外呼啸而过的原野、河流和村庄。它们寂寞的躺在地里,没有生气,没有语言。亦没有大风刮过山岗,黑叉子上也没有魂墓,偶尔飘过的黑鸦也没有发出低愁的哀鸣。

行程就这样如此轻易的被我征服。当我还未洗掉风尘就在夏末日落的尾巴里走进了安葬他的墓碑。夏季炎热的暑气开始随着黑夜的来临降了下去。我站在地里。想起1989年的春天,诗人毅然乘着北地还未走远的寒气,决裂的走向死亡。那样的场景似乎如梵高笔下的油画:有扭曲的天空,奔腾的河流和极度强烈的色彩对比。

我想这就是人的孤独所造成的最后的悲剧线条吧!有些人说这是懦弱、有些人说这是自卑。。。然而生者依在、逝者已矣!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去歪曲别人的选择,即或生命。

生命断然是父母给的,可是主动权依然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生与死只差一步。向前还是向后,有时候很难抉择。

可是那个在麦地里读《圣经》的孩子已经感到万念俱灰,时光如机器一样停止了运转,大地的荒芜在他看来何止不是一种象征。

这一年的夏天,我在他孤独的墓地里写下他的孤独。没有情人、没有曼珠沙华、没有他所疼爱的三姊妹。

所有一切还是那么的孤独,我们能幸福吗?

这一年的夏天,依稀还能看见诗人守望的麦地、河流和村庄,只是在更远的尽头有奔流不息的人群和车流,城市的中央闪现着醉生梦死的鹅黄灯光,孤独的群山宁静的躺在人们的视线里,如此陌生和模糊。我不知道诗人是否看见过这种场景,只是,我需要在这个夏天的黄昏寻找我回去的地铁。

但愿从明天起,我们能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月华]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两代人的孤独》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