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了,谁还能保持沉默?
''''
''
110年了,谁还能保持沉默?
作者: 禅 雨
编辑: 好相处
她,给了世界一个震惊,世界,应给中国一个说法!
我忽然想到这个话题,是因2010年是世界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的敦煌藏经洞被发现110周年。
110年前,敦煌莫高窟的道长王圆录发现了这个堆满数万卷经卷的洞穴。
他不知道那些经卷上写了些什么,也不知道这些经卷有什么作用,当然他就更不知道它的价值却与一个国家有关系,这个藏经洞的发现却派生出一个伟大的学科——敦煌学,而且这个敦煌学将改写我国数千年的文化史。
愚昧无知的道长,为换取那一丁点儿乞食的银元,就让英、美、法、日、俄等13个国家的打着考古幌子的盗贼,从莫高窟掳走了6万多卷古本经卷。国际组织制订的一系列防御文物盗窃和流失的公约,
对这些强盗国似乎毫无约束,他们从来没有反省过强盗行为。他们的卑鄙行为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讨伐与谴责。当年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100多年后,我们该如何反思?
敦煌学将会改变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史,这个观点据说是刚刚离世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老人提出的。晚年的季老一直对敦煌文物的鉴定验收,流失的文物索讨回归,频频呐喊耿耿于怀。
从洞中发现的经卷中专家们已经觉察到,与中国现有的佛、道、儒各家的经典,几乎都是宋元以后的版本,与洞中经书出入很多差别很大,谬误也丛生。其中包括了《尚书》《诗经》《论语》《考经》《周易》《礼记》《道德经》《金钢经》以及《春秋左氏传》等。
回眸历史,历朝历代的皇帝,自秦始皇开始,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焚书”,他们要销毁的是前朝留下来的不利于本朝统治的书籍。皇宫留存的多为正版的古本啊,销毁了也就断绝了,民间流传的只是抄本了。千百年来的朝代更替,原始正版书籍几乎消亡。能留存下来的几近凤毛麟角。
在汉代以前就有文化使者通西域走上“丝绸之路”,正是这些文化使者(后人应尊敬他们为华夏做出特别贡献的人!)且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原因,(是天灾?是人祸?还是兵劫?)是他们保存了这些古本经卷,秘藏于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敦煌。中原的战火烧不到这儿。因此这些古本经卷才得以安全的在藏经洞里幸存下来。
是谁将历代文化使者存放在敦煌的数万卷古本经卷搬放到了藏经洞呢?是一次性还是多次性?是几十年,还是几百年或越过千年?谁也说不清,至今还是个神奇的谜!我相信,我国的文化历史研究工作者,
敦煌学研究工作者,终有一天,能破解这个惊天大谜!
而近些年来,国人似乎对季羡林老先生的振臂高呼“索要”越来越有了痛切感。季老希望在有生之年让全中国全世界对“敦煌学”有所认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敦煌学已无地域之限制!敦煌学比肩于玛雅文化、西腊文化,敦煌学是世界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遗憾啊!中国!遗憾啊!敦煌学!这数万卷经卷最重要的部分竟长期流失海外!有家不能归!
季老几乎声嘶力竭:文稿鉴定摸清家底刻不容缓,索回敦煌文物刻不容缓!曾记得启功老先生外访英、法、日等国时,发现了失落的敦煌经卷,震撼感叹之下热泪盈眶。启功老走了,季老也走了。他们的遗憾犹存:难道这是一笔永远理不清的胡涂帐吗!难道我们能忍看“屈辱”死灰复燃吗!
中国屈辱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强大的祖国有无上的自尊!中国一定要堂堂正正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你追求阳光,就躲不开身后的阴影!”即使对真理的追求也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某些盗窃国的文痞学贼,在鼓噪声中颠倒黑白狡辩抵赖,徒劳的心机必将被阳光粉碎!
国内的一些学术界的自称研究者的非议着实令人愤慨!甚至有人提出了荒谬的“掠夺有功论”:“若不是他们,恐怕早就销毁于后来的战乱之中。”这岂不是卖国贼的一副嘴脸暴露无遗!
罗浮宫、大英博物馆里那些价值连城的敦煌文物,是被当年俄国人鄂登堡,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美国人华尔纳,日本人橘瑞超等强盗们盗走的!
季老的嘲讽给卖国贼一记耳光:假如你家失窃后又着火,那么小偷就得标榜为功臣了!一派胡言!
对强盗们的行径,季老提出一个问题:首先要搞清当年的“掠夺”究竟是什么性质?
我想:中国应有一个说法!世界应该有一个说法!联合国应该给中国一个说法!
中国要与英、法、美、日、俄等国的国家博物馆扩大交流合作,共同谴责新的盗卖文物罪恶行为。季老认为,无论那些失散的文物如今放在哪里,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它们的所有权属于中国!
季老匆匆走了,他的庄严的声音还在中国大地回响:我们这一代人等不到敦煌文物回归的那一天了!但我们相信,后人会比今人更聪明,会用更加睿智的方法来圆满解决它。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全人类共同保护、继承与发扬!
每一个有责任的中国人,难道还能保持沉默?
这声音,是铁,是铿锵有力的时代洪音!这声音,是火,是烤向人们心灵的热火!
灼痛的灵魂觉醒吧!为祖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奋起吧!
敦煌,敦煌学,这颗璀灿的明珠,让她夺目的光彩冲破阴暗,在东方永恒!
——纪念敦煌藏经洞被发现110周年
2010年3月20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