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儿时的风味小吃.与零食谈

儿时的风味小吃.与零食谈

2013-10-24 02:17 作者:沪上人家 阅读量:71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由此我想起了做儿时的夜上海来,那“笃笃笃”卖糖粥和“桂花......赤豆汤,五香......茶叶蛋!”来的吆喝声,就像音乐里的进行曲,那样有节奏地在挪动着人的肠胃,使人食欲大开。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味小吃和土特产。如南京的板鸭;德州和符离集的烧鸡;北京全聚德的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镇江的酱香醋;扬州的酱菜;常州的萝卜干;无锡的肉骨头;苏州的豆腐干、枣泥麻饼;青岛的啤酒;新疆的葡萄、哈密瓜;杭州的龙井茶、小核桃、香榧子等等......

像上海风味小吃与零食就多了,如南翔的小笼汤包,老城隍庙豫园边九曲小桥的湖心亭中有售。能一尝为快,皮薄而味鲜美,一口咬下汤汁四溅。你可要注意了,有经验的吃客先在包子边上咬一小口,吸尽其汁,再大啖其肉,那才是津津有味呢!还有松江的羊肉包子,毫无膻味,鲜甜而油腻得当,朗朗上口......

由此我想起了做儿时的夜上海来,那“笃笃笃”卖糖粥和“桂花......赤豆汤,五香......茶叶蛋!”来的吆喝声,就像音乐里的进行曲,那样有节奏地在挪动着人的肠胃,使人食欲大开。你花上2分钱从那挑着担儿卖糖粥的人手里接过一小盅粥来,那粥白如霜雪加上几个红枣相点缀,如雪地里开着数枚红艳艳的腊梅花;再花上4、5分钱从那飘着茶叶桂皮香的热锅中递过一只五香茶叶蛋来,开壳入口顿时觉得咸香适中,滋味十足;再如有胃口化几分钱,喝一碗飘着数朵金黄色桂花的紫色液体中,清凉爽口的赤豆汤来那味道就更浓了。如是冬夜,化一角钱吃一碗滚热的,撒着黄咖喱粉,汤中飘着绿葱花,盛有几片咖喱牛肉的汤来;或是吃一碗清白绿葱丝中放有数十块咖啡色方正的鸡鸭血汤来,浑身热力顿添,肚中就像落下了一个小小的红火炉似的太阳,温暖极了。冷风细雨带来的凌厉寒冷,全荡涤一无。倘若在牛肉汤外再加上一小碟,在油锅中煎的通黄透酥的臭豆腐干来,淋上麻油,浇上红彤彤的辣椒酱,呵着热气,吃起来那味道就更浓了;或是吃上一碗撒着绿葱丝的阳春面;或是化一毛五分吃上一碗鲜肉大馄饨既实惠又经济何乐而不为呢!......

过去有庙会,开庙会那天就像是摆风味小吃、零食的擂台。拌凉粉、豆腐脑、烧馒、生煎馒头、大赤包子,馅分牛、羊、虾、猪肉四种,素的有青菜、豆沙、蘑菇、豆腐干子等等。还有锅贴饺子,油敦子(萝卜丝和面粉,在油锅中煎透的食品),酒酿圆子。摊子一个接着一个,如同十里长摊。摊主互相吆喝着顾客入席,任君品尝。在这里小孩和女同胞还能品尝到各种风味的零食呢。如各种风味的瓜子,什么奶油呀、话梅呀、麻油呀,等等。还有绿青豆、绿豆羹、什锦水果羹、豆酥糖。还有挑着玻璃担子的老人,在哪儿化2分钱,他给你一根盐金枣,或是几片山楂片,或是一只奶油话梅;或是几只甜丝丝的杨梅,或是一只檀香橄榄;或是一根棒棒糖.......那边买饴糖的老人使用两根小竹棒棒伸入放有饴糖的锅中,然后搅动着饴糖的棒,送到你的面前;再前边“啪嗒,啪嗒”的脚踏机器正在吐着像棉花絮那般白软和如漂浮着朵朵白云的棉花糖来,使你其乐无穷。再有用彩色面粉或彩色糖塑面成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等人物来,和用彩色糖吹成的糖葫芦,老鼠、牛、羊、龙、虎、蛇等十二生肖来卖的艺人。最显眼的是在集市中来回走动着,吆喝着卖山楂糖葫芦串的姑娘和小伙,那草棒上插着一串串的冰糖山楂葫芦,如山里人的一张张红堂堂的笑脸,就像是一首悠悠民歌中的一个个跳动着的音符,就像是一串串小小的红灯笼,更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温暖的太阳。迎面走来的姑娘嘴里“噗噗噗”地吹吐着泡泡糖,仿佛是童话中的“花仙子”的再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今街道上已难见这样的情景,庙会也鲜见。当然有时大街上也会有各种小吃展,人也摩肩接踵,但这样的情景只留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深处了......

南风

相关文章关键词

《儿时的风味小吃.与零食谈》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