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作秀
''''
''
警 惕 作 秀
作者:笔行无疆
编 辑:好 相 处
现在的有些领导干部,有学历,有文才,有口才,又在官场混了多年,所以他们善于作秀,以致糊弄得老百姓云里雾里,把作秀当成真的了。?
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就是一个善于作秀的贪官,曾经发誓让贵州人民尽快脱贫,可是他“工作并吞噬着”,一次就可吞入500万元。?
贵州是全国经济落后省份,刘方仁主政贵州期间,曾经在多种场合誓言让贵州脱贫,有一次在接受中央媒体采访时所谈的一切曾让贵州人民深受感动。他认为对西部大开发“心要热,头脑要冷”。不能一阵风,不能赶浪潮,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第一是加紧修路,使贵州从一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三不沿”省份变成南北贯通、东西联网、两纵两横的通衢大省。第二是退耕还林……?刘方仁说:“我只要在位一天就要干好一天,到2010年,全省农村实现小康!”人们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实干的高级干部。可是人们哪里会知道他是在作秀!谁又能够想到,这位在所有场合都为贵州百姓“鼓与呼”的省委书记,同时也像丛福奎、李嘉廷等贪官一样,“工作并吞噬着”,还颓然倒在一个发廊妹的石榴裙下。?
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石发亮也是作秀的高手。据《法制日报》报道,此君上任伊始便以他的前两任为反面教材,提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口号:一个廉字值千金。不久他又为全省交通工了“832”工作方针,即八个字:速度、质量、安全、廉政;三句话:上不糊弄共产党,下不欺压老百姓,不玩奸,不耍滑;两条原则: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项不上。与此同时,他绞尽脑汁,调动一切关系在传媒上连篇累牍地刊播自己廉洁自律,防腐拒变的事迹,可以说将塑形和造势工程发挥到了极致。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冠冕堂皇、道貌岸然,小脸儿比包公还要黑的“清官”,却在贪污受贿的金额、范围、手段等指标上大大超越了前两任的水准,勇创新高。石发亮作秀的功夫常常使那些行贿数额小的人误以为他真是一位清官呢。?
当年汪精卫也是,他说自己以解救劳苦大众为己任,“衔西山之石,以填东海。”可他投靠日本,当了汉奸。?
作秀是一种假象,无论多么高明,终究掩盖不住本质。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马克思主义认为,判断一个人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说些什么,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一个人。有了判断标准和能力,你就不会被假象所迷惑,任何作秀都逃不过你警惕的眼睛。?我以前曾经有一位善于作秀的朋友,嘴上作秀的功夫远近闻名。他承包村里一个苹果园。金秋时节,正是苹果成熟的日子。他见了我就作秀:“半月以后到苹果园吃苹果。”可仅过了3天,他见了我就又作秀:“唉呀,半月前你咋不去吃苹果呢,那时正好,现在已经卸完。”我知道不管是3天前还是现在,都正是苹果成熟的旺季,即使像他所说半个月前或半个月后,也还都是摘苹果的季节,因为该果园苹果品种很杂,成熟期相差很长,远不到“已经卸完”的时候。其作秀手段拙劣低下,不攻自破,我不会随便去吃,你又何必又想好又想巧的,让我去承你的空头人情,结果弄巧成拙,徒增一些笑料罢了。?
“劝君莫掺半点私,终无人不知;劝君莫使半点假,终无人不识。”人都不傻,是虚是实,是诚是诈,人们心知肚明,何必虚虚套套,作什么秀!?
警惕作秀,再不要轻易上作秀者的当。前几天见到某地一位领导干部的讲话材料。讲得可好,有理有据,有点有面,生动形象。从维护稳定到发展经济,再说到领导干部要勤政廉政,不断学习,改进领导作风,提高领导艺术,还说到要用好的作风选人,要选有好的作风的人。讲话有十多页,头头是道。我一边看一边想:是不是也在作秀?说的真不错,可就是再腐败的人也是以廉者自居的。谁在台上会说自己就是腐败分子?刘方仁、石发亮、成克杰、王宝森等他们也是常喊防腐倡廉口号的啊!?
看完之后,我心想:别说得那么好听,人民是要看实际的,作秀也没用。只要看一看他办事,他提拔重用的人,就知道他是不是在作秀了。
作秀者真也秀出了不少好处,职务升了,权力大了,荣誉多了。近日浏览一些地方网页,发现一个可笑的现象:前面几条消息报道某个领导干部深入调研,抓工作落实,开会讲话,衣冠楚楚,人模狗样的,真会作秀。接下来的几条消息,报道他被双规,被纪委监察部门带走,还报道他任职期间受贿、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等。真应了那句话:不查他是孔繁森,一查便成了王宝森。
因此,对于作秀者,对于作秀现象,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