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不随伙儿小传

不随伙儿小传

2013-10-23 00:09 作者:笔行无疆 阅读量:20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秋末去了五台山。远处山上积雪不化,住的地方早晨起来看见地上已结了薄冰。晚上住在一家普通的小旅馆里。这回可不管那么多了,自己身体要紧。坐在床上看完电视,睡觉的时候,把床单铺在地上,一觉睡到天亮,舒服得很。

他有名有姓,但大家都叫他“不随伙儿”,他乐意人们这样叫他,一点儿也不生气,好像这样叫他,越发显得自己与众不同,有一种孤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觉。

两年前的冬天,家里买了一张“席梦思”,可他仍然坚持睡硬板床,说睡在软床上胡梦颠倒硬是睡不着。一开春便又睡在地板上,一直睡到十一月下雪天。他说睡地板最舒服,还说,日本学者经研究发现常睡硬板床、常坐硬沙发,人会变得聪明,反应快。

有一年初春到北京,那儿雪还没化尽,晚上住在一家旅馆,睡在钢丝床上,特软,折腾一夜都没睡着。他本想睡在地板上,可他怕一行的几十个人笑话,传出去不好听,自己本来名声就不怎么好。最怕妻子脸一沉,说:“不随伙儿!”

第二天精神蔫蔫的,非常后悔:干嘛怕别人说什么?自己身体要紧呀。

秋末去了五台山。远处山上积雪不化,住的地方早晨起来看见地上已结了薄冰。晚上住在一家普通的小旅馆里。这回可不管那么多了,自己身体要紧。坐在床上看完电视,睡觉的时候,把床单铺在地上,一觉睡到天亮,舒服得很。第二天爬东边的什么顶,一千零八十个台阶,一直走在前面,精神爽极了!看来还得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他这样想着。

他不仅怕睡软床,还怕枕软枕头。妻为他装好的现成的枕头不枕,偏偏花去9元钱到农贸市场买一张木锨板,一锯两开,分别安上腿,做成两个枕头。中间稍低、两头略翘,长度、宽度、高度、厚度,非常合适,成了他的心爱之物。后来他又到河滩找回几块坚硬、冰凉、光滑的石枕。无论春夏秋冬,他都是枕着这些坚硬的木枕和更加坚硬且冰凉的石枕一次次地做着自己的美梦的。

他的不随伙儿,由来已久。只有几岁,上小学的时候,奶奶让他早晨起来读读书,因为早晨头脑清醒,休息了一夜,学起来心窍儿灵,容易记忆。可他说,不对,他感觉还是晚饭前后背书记性好。说得奶奶无话可说,不知对否,因为奶奶没读过书,只是想当然或听别人说,早晨读书心窍儿灵。

不随伙儿太实,太迟钝。朋友熟人中有人被提拔了,职务升迁了,大家都开始称呼新的职务,或把“副”字去掉,口头上为之提升半级,这是一种时尚。可他不这么着,或仍叫原来的职务,或仍直呼其名,称兄道弟,反而认为这样叫更亲切些,还说什么“总统都是暂时的,老哥老弟是永久的。”

不过,有时他也觉着这样“不随伙儿”不好,但也无意更改。生成的骨头长成的肉,天生的老实愚钝,有什么法子呀!

要过节了,单位举办小型文艺晚会,活跃活跃,放松放松,接下来还要聚餐,一派和气祥云。领导打电话给他,要他去参加。他说不去了,不想为祥和的气氛增添不和谐的音符。他有情绪,心情不好。老婆下岗,物价飞涨,他一个人的低工资难以维持生计。眼见领导为自家亲属安排一个又一个,他曾找过领导,希望看在他工作几十年的份儿上予以照顾,给老婆安排一个工作,给一碗饭吃,领导一口回绝了。所以他老是脸色阴沉,说话带刺,实不想给热闹气氛泼冷水。或既得利益,或正得利益,或卯足了劲准备得利益,大家心里喜滋滋的,你是什么心情!可领导不解,饱汉不知饿汉饥,反说他“离谱”,“不随伙儿”。他哭笑不得地解释:不是我不随伙儿,实在是我随不上伙儿啊!

不随伙儿还有很多不随伙儿的地方,他知道,所以也就乐意听别人这么叫他。在他看来,这个外号准确恰当。“外号也要实事求是嘛。”他说。

叶子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不随伙儿小传》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