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又见茶馆

又见茶馆

2013-10-23 00:08 作者:南山小虫 阅读量:43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从历史的角度看,善与恶都会被时间所淹没。我关心的是,我们这个有着悠久文化的民族,最终留下的会是什么?数千年来我们依然在糟粕与精华中打滚,就像茶馆里的那些茶客。

当昏睡成为常态,醒着反而是奇怪的。

看了几集茶馆。那些网页新闻,电影,工作,发呆都没有让我做到的事。老舍先生又一次做到了。那些准确的句子,婉转地自嘲,让我醒来;像坟墓里被清风唤醒的僵尸。睡着是因为没有想了解的,醒来是因为被刺痛。思想力量在于简单准确,并且,不怕任何潮流时代的侵蚀。

神韵,恐怕是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作者的最大困境。

同样简单的句子与对白,同样简单的人物关系与故事,神韵却是如此地可遇不可求。那些自言自语的嘲讽,那些干脆明了的对话。温润又寒凉地在勾起读者心里的共鸣,每个人,无论生活背景,阶层境遇,都能在其中找到熟悉的自己与别人,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标新立异。却可以让想醒着的人轻易醒来。这让我想起这个美好时代里的种种渴求与奋斗,不管如何卖力地试图引起大众的注意,骨子里还是那些黄的,白的千年不变的诱惑而已。到了,不过是轻飘飘地化为灰烬。这样来看,如今的某些成功人士,特别是那些被称或自称“作家”的人,和刘麻子,唐铁嘴在本质上并没有没什么高下之分。都是为了银子在相互撕咬。文化人的底线都没有了,还谈什么良心,姥姥!

茶馆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过去,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是。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理解每一个角色,对话,以及蕴含其间情感。在大鱼大肉天天过年的环境里,为窝窝头唏嘘。在国际地位日夜提升的局面下,对民国政府里日本人的股份问题会心一笑。可这一切又都被茶馆里萦绕着的一丝温情所覆盖着。这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爱着的人才能创造出的神韵。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甚至黄胖子。这些典型的中国式性格,在老北京的对话里一直活着。当你我人性里的中国式特征发挥作用时,他们便悄然而至,立于你我左右。或主持公道,或体贴安慰。就连丑陋的也有着那么一丝着传承的温情。笑可以是恨,哭可以是喜。这是老舍的茶馆,永不会关张的老裕泰。

传承真是个奇妙的东西,你不嫌他,他偏不应约而至。你若真嫌了他,倒真的不远了。

王掌柜一直都是个新派人物,尽管他伪装的极其巧妙。他从未停止改良,这与他的灵活机智倒是丝丝入扣。他的梦是典型的中国式。老王掌柜开创了裕泰,他拥有了自己的铺面。这与秦二爷也有着相通之处。他们的问题在于有良知,有爱,有底线。因而他们的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一点上,现代中国企业家做出另一传承上的改变。在发展的初期或是关键时期,“干净”这两个字是可遇不可求的。因而也就不是非有不可的,问题是,小唐铁嘴们也都是善于传承与改变的。于是乎,潮流在变,不变的是那些经典与传承安然存在。这也是时隔数十年,我们依然能够准确地理解茶馆的原因所在。

从历史的角度看,善与恶都会被时间所淹没。我关心的是,我们这个有着悠久文化的民族,最终留下的会是什么?数千年来我们依然在糟粕与精华中打滚,就像茶馆里的那些茶客。或锦衣玉食,或衣衫褴褛。思想与肉体都是。矛盾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但奇怪的是,糟粕总是与我们同在。就像电视剧中的广告一样挥之不去,也许永远都会像王掌柜说的那样:每天眼一睁就能看见广告,看多了也就不烦了。爱谁谁吧。

我不知道,在未来,什么样的传承会影响着我们。但可以肯定的是,茶馆会永远都在。

叶子

相关文章关键词

《又见茶馆》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